匯總彈藥消耗數據、上報情況、下發通知……認真處理完當天工作,他把局域網即時通信軟件的自動留言改成了:我在作業室訓練,有事請撥電話。
年初,孫桂陽從基層調入機關,上任沒多久,就接到參加參謀軍官等級考評的通知。“一開始我都快崩潰了!”孫桂陽發現,20多個考核課目,大多數自己從沒接觸過。
“全員參考,人人定級。躲是躲不過的,至少得定個初級吧!”他開始每天第一個到機關作業室“打卡”,晚上最後一個關燈、鎖門。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多月。
作業室裡,“老機關”郭小牛也天天自覺來參訓。這位戰勤計劃科科長曾獲原廣州軍區裝備助理員比武第一名。正在練習繪制戰鬥決心圖的他同樣感到壓力不小:“有了能力等級評定,同樣的崗位不等於具備同樣的能力,‘老機關’得有更高的要求才行!”
根據自願申報的原則,郭小牛報考了一級參謀軍官,這意味著1000分的綜合評分,他必須考過900分,“一兩個失誤,可能就評不上”。
“考評不再一把尺子量長短,不同素質的人想要過關都不簡單。”旅參謀長徐知喜認為,更加精細的訓練管理,讓訓好訓壞不再一個樣,也讓大家看到了自身能力與崗位履職更高標準之間的差距,自然也就產生了壓力。
戰士吳德風剛剛晉升下士不久。此次等級考評,他報考了輕機槍手專業一級。在報考這個級別的戰士中,他是為數不多的下士。有人說,這個考評就像是職業技能鑒定考證,但在吳德風看來,其意義不止如此:“訓練等級就像身上的一張標簽,誰會甘心比別人低一等?”
“以往看一個戰士,往往看軍銜、兵齡,現在我們還要看訓練等級,而且這是一項‘硬數據’。”三營營長駱程認為,個人能力無關年齡、兵齡,這將在考評中被越來越多地驗證,也將對軍營原有的“秩序觀”帶來衝擊。
槍聲從早上一直響到深夜
“從要我訓到我要訓,變化仿佛就發生在一夜之間 ”
時針滑過子夜,槍聲仍不時從旅裡的2號射擊靶場傳來。
面對深夜“槍聲”,在靶場附近站崗的徐文哲早已習以為常:“最近一個多月都是這樣,經常是槍聲從早上響到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