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向世界展示中國軍人捍衛和平的決心和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9-17 12:11:43


 
  1990年5月27日,第一次單獨巡邏的經歷讓我刻骨銘心。當天,我奉命沿阿里什哨所的4-1號線路巡視。這條公路早就被洪水截成了數段,要完成巡邏必須鑽進沙漠繞行。然而,進入沙漠不久,前方的車轍就消失了。我下定決心,不管有路沒路都要完成任務。利用地圖、指北針和遠處的山峰判定了大致方位後,我繼續駕車前行,路上遭遇了兩個疑似雷區和細沙帶,觸雷和陷車的擔憂讓我時刻神經緊張……所幸,我最終成功穿越了沙漠。後來,我才知道這條巡邏線曾讓很多觀察員迷失方向。

  經過一次次歷練,我很快掌握了巡邏的要領和哨所工作的全套程序。不到兩個月,我就從實習觀察員成為負責哨所帶班的資深觀察員。當時,這創造了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觀察員晉升速度的紀錄。獲得任命後,一位外軍觀察員告訴我:“因為不了解,一開始大家都用挑剔的眼光審視你們,不過你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軍人的實力。”

  正如這位外軍同行所說,30年前,中國軍隊同世界各國軍隊交往的程度無法和今天相提並論,對當時的中國軍人來說,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全新的領域;對當時的聯合國維和大家庭而言,中國軍人也是新面孔。因此,我們5個人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注意利用各種機會,促進與外軍同行之間的交流,有針對性地增信釋疑。

  比如,駐守哨所的各國軍事觀察員需要輪流做飯,輪到我們時,我們就精心準備,讓外軍搭檔品嘗中國風味。大家邊吃邊聊,從飲食聊到文化,從中國聊到世界,從戰爭聊到和平。時間久了,我們和哨所的搭檔成了好朋友,也加深了他們對中國軍隊的了解。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1990年9月28日,我們在埃及觀察組舉辦了一場國慶招待會,這是在聯合國維和體系中首次舉辦中國國慶招待會。那天,會場氣氛熱烈隆重,講述中國故事、介紹中國建設成就的畫册引起了不同國家觀察員的濃厚興趣。

  我清楚記得,在聖·凱瑟琳哨所立著一個標誌杆,上面密密麻麻地釘滿了寫有國名和距離的銘牌,見證著各國軍人為了和平的付出。離開西奈半島前,我用易拉罐的鋁殼剪成長方形箭頭,在上面寫下“BEIJING CHINA 7500KM”,將箭頭對准中國的方向後,我把它牢牢釘在標誌杆上,接著面朝祖國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那一刻,中國印記永遠地留在了西奈半島的土地上,也永遠留在了聯合國維和大家庭中。

  轉眼間,一年任期結束了,我們5人在各項考評中成績全優。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參謀長克里斯蒂森親自授予我們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這一年,我們了解了外軍,結交了朋友,為我軍後續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摸索了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軍人有決心有能力履行捍衛世界和平的神聖使命。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徐南烽——中國軍隊首批聯合國軍事觀察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