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威懾計劃”在美國已經討論了有一段時間,到如今預算報告的成型,標誌著這一構想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美軍印太司令部計劃用這些錢幹什麼?會購置哪些武器裝備?有了這些武器裝備之後,會給解放軍帶來怎樣的威脅?
從“太平洋威懾計劃”的整體來看,印太司令部想用這273億來加強四種軍事能力:
第一,防禦能力。購買並部署更多更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在第一和第二島鏈,也就是中國的家門口,羅織起更密實的反導網。
第二,監測能力。在太平洋的關鍵位置建立雷達站,部署更多更強大的雷達監測設施。比如在太平洋島國帕勞基地部署的戰術多功能雷達,是因為帕勞占據了進入太平洋的關鍵位置。
第三,打擊能力。在第一島鏈上,尤其是關鍵節點,加強精確打擊能力,而且是能夠“承受敵人先發攻擊”的分散式打擊能力。根據“太平洋威懾計劃”報告的要求,印太司令部提到要加強射程在500公里左右的精確打擊武器的部署。
為什麼是500公里?因為在第一島鏈上,這一射程剛好可以打到中國大陸。
第四,強化後勤補給和盟友體系。比如在“印太地區”修建新的訓練基地,同時增加新的通訊衛星。與此同時,改善後勤和維護能力以及裝備、彈藥、燃料等物資的提前部署,開展聯合部隊演習和訓練;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盟友和夥伴的防禦安全能力與合作。
總的來說,這是美國在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作戰推演中,“查漏補缺”邁出的重要一步,它將把資源集中於關鍵的軍事能力缺口上,包括對陸基遠程打擊能力、戰區導彈防禦、遠征機場和港口基礎設施以及燃料和彈藥儲備的投資,以此實現作戰平台的現代化,提升美國在印太地區對中國的威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