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淺析美國海軍新一代導彈護衛艦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10:35:58


 
  2018年,全球5家造船企業攜帶設計方案參與競標。最終,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勝出。2020年4月,美國防部與其簽訂合同,要求以歐洲多任務護衛艦為基礎進行“未來護衛艦計劃”首艦的概念設計與建造。該艦以“星座”號命名,該級艦被稱為星座級。

  從“未來護衛艦計劃”項目辦公室披露的信息看,星座級護衛艦設計壽命25年,標準排水量6012噸,滿載排水量達7291噸,長和寬分別為151.2米和19.7米,載員200人;採用柴-燃聯合動力系統和電力推進裝置,最高航速不低於26節;安裝最新版“宙斯盾”作戰系統、SPY-6(V)3有源相控陣雷達、SQQ-89(V)16綜合反潛作戰系統、SLQ-32(V)6艦載電子戰系統等,可搭載一架MH-60“海鷹”直升機和一架MQ-8無人機;裝備一座MK110式57毫米艦炮、32單元MK41通用垂直發射系統、4具4聯裝RGM-184A NSM反艦導彈發射系統、一座MK49“海拉姆”近防導彈發射器、MK53 MOD 9電子誘餌發射系統和MK48魚雷發射系統。

  星座級護衛艦的出現,短期內緩解了美國海軍“優勢不再明顯”的焦慮。一方面,該級艦均衡的反潛反艦防空能力較好地詮釋了“多面手”的角色定位,既能為艦隊提供全面攻防能力,又能單獨執行各類任務。特別是裝備的16枚挪威產RGM-184A NSM反艦導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海軍現役水面艦艇制海能力的短板。另一方面,較大的噸位為後續升級改造預留了充足空間,保證該級艦在未來20年至30年內不落伍。

  然而,由於所有核心部件均採用“貨架產品”和成熟技術,該級艦設計被認為過於務實,缺乏亮點。例如,SPY-6(V)3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一般,不及阿利·伯克IIIA型上搭載的SPY-6相控陣雷達。32單元MK41通用垂直發射系統難以應對高烈度海戰。RGM-184A NSM反艦導彈最大射程僅200千米左右,與使用數十年的“魚叉”反艦導彈沒有太大區別。

  為未來發展探路

  目前,美國防部已與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簽訂首批10艘星座級護衛艦的建造合同。首艦“星座”號12.8億美元的建造資金已得到國會批覆,二號艦“國會”號10.53億美元的建造費用也已列入美國海軍2021財年預算。按照規劃,後續每艘艦的建造成本約9.4億美元。然而,根據美國會預算辦公室評估,首批10艘艦的總造價將超過預算,達到123億美元,該級艦能否在2035年全部建成尚需打個問號。即便一切順利,該型艦也要到2040年左右才能達成“完全作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