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為戰艦出口“開綠燈”藏禍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5-20 10:01:59


日本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FFM)。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正試圖繞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限制,以“共同生產”的方式,獲取印度尼西亞的艦艇訂單。近年來,日本為構建所謂軍事大國大打擦邊球,在國際軍火市場屢屢放出達成合作意向的消息,企圖拉攏他國、擴大自身軍事影響力。

  繞過武器出口限制

  據報道,日本將以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FFM)為原型艦艇,尋求與印尼開展“共同生產”合作。該型護衛艦除具有反潛、防空和水面戰鬥等功能外,還具備反魚雷能力。目前,日本的競爭對手包括土耳其和意大利。

  近年來,日本在推動武器出口方面沒少費功夫。根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規定,允許出口的裝備僅限於救災和警戒監視等用途,要出口具有武器裝備的多用途護衛艦,只能以“共同研製”或“共同生產”的方式實現,否則將很難獲得批准。

  分析人士指出,此舉與和英國共同研製新型空對空導彈、為美國“宙斯盾”作戰系統提供氮化鎵核心元件等行為一樣,只要被冠以“共同”二字,日本政府便有機會繞過相關法規限制,達成武器出口的目的。此外,在“共同生產”過程中,兩國人員勢必將為技術轉移等事宜進行長時間合作,日本試圖以此拉攏印尼深化合作。

  推銷新護衛艦

  武器出口和武器援助,一直被日本視為重要的外交、安保戰略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囿於“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限制,不得不長期依賴政府開發援助作為其擴大國際影響的外交手段。2014年日本以“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企圖讓武器出口進一步成為日本安保戰略的延伸。近年來,日本向越南、菲律賓提供老舊軍艦,向印度推介水陸兩用飛機,向澳大利亞推銷潛艇,都是為實現其亞太戰略鋪路。實際上,日本推動武器出口大多雷聲大雨點小,除幾個小額訂單外,至今未簽到像樣的合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