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軍為何開始退役瀕海戰鬥艦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11:24:40


 
  交付中即問題頻出

  美國海軍原計劃至2020年部署42艘,總共部署52艘瀕海戰鬥艦,實際部署進度有所減緩,導致瀕海戰鬥艦尚在部署階段就開始退役的原因是瀕海戰鬥艦暴露出了嚴重問題。

  就在部署之初,瀕海戰鬥艦就出現導彈發射器不達標、船體出現少量漏水等問題,但最嚴重的問題出現在動力系統方面。2015年年底,“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密爾沃基”號在其處女航中就因動力系統故障,被拖回基地。2020年11月,裝備第二艦隊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底特律”號,在執行任務時也因動力系統故障失去推進力,只得由其他艦只拖回納維拉爾港。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由芬坎蒂尼公司的馬里內特造船廠建造,但存在缺陷的動力系統的傳動齒輪是由德國公司設計生產。美國海軍與設計生產方研究解決方案,但改進方案尚需進行一系列測試。由於高航速要求與動力系統複雜性之間的固有矛盾無法根本解決,改進方案只能盡量減少此類問題,卻無法根除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裝配艦載無人偵察直升機是瀕海戰鬥艦的一大特色,它是瀕海戰鬥艦的重要戰場情報來源。但是,在2021年4月,美國海軍第三艦隊裝備的“查爾斯頓”號瀕海戰鬥艦搭載的一架MQ-8B“火力偵察兵”艦載無人直升機,在一次演習中墜海,落入大海之前砸中了“查爾斯頓”號艦體。由於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起飛重量達到1.4噸,事故不僅損壞艦體側面,而且損壞了安全網。雖然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之中,但不管調查結果如何,都屬於人機之間、搭載艦與艦載無人直升機之間的協調問題。在無人智能化作戰平台日益深入戰場、加入作戰的條件下,這一問題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是個難度不小的挑戰。

  瀕海戰鬥艦在交付與使用之中屢屢出現嚴重問題,因此“贏得”了“小破船”的名聲。更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海軍有關瀕海戰鬥艦的種種努力已被證明是一場“慘敗”。

  備受質疑

  考察美軍裝備發展史,大型主戰裝備從開始研製到試制出樣機、測試、優化、交付、部署到形成作戰能力,大致需要20年時間。如E-3預警機、F-22戰機、三軍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Link-16)等都是這樣。至於服役時間,也至少應該在20年左右。瀕海戰鬥艦從研製到退役不到20年,是典型的異常狀況。導致這一結果除上述研製、設計和製造等方面的缺陷,還有美軍戰略轉變和作戰對手改變等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