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海軍“幽靈艦隊”現身
http://www.CRNTT.com   2021-09-28 10:39:33


 
  模塊化垂直發射系統由當前廣泛裝備於美國海軍主戰艦艇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改裝而來,整套系統集成在一個貨運集裝箱內,採用四聯裝配置,可兼容美國海軍所有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的艦載導彈,使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具備與主戰艦艇水平相當的打擊能力。另外,這種集裝箱式垂直發射裝置還可安裝在經過改造的軍用支援艦艇或商船上,為戰時快速擴大艦隊規模、強化火力密度奠定基礎。

  採用“標準”-6導彈作為試驗彈藥,主要是基於對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作戰任務的考慮。美國海軍認為,未來,無人水面艦艇將面臨空中、水面和水下全方位威脅,必須具備對抗能力。“標準”-6採用“標準”-2Block IV的彈體設計,同時換裝與AIM-120空空導彈技術同源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射程最遠可達400千米左右,能大幅拓展艦隊防空反導作戰範圍。另外,美國海軍還計劃對該彈進行升級,使之成為集防空、反導、反艦、反高超音速武器和對陸攻擊於一體的多用途導彈,這意味著無人水面艦艇搭載“標準”-6導彈後,理論上可執行所有海上作戰任務。

  新型海戰樣式雛形初現

  快速部署大量低成本、強火力的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配合有人艦艇作戰是美國海軍強化全球水域介入能力的最新思路,其背後的霸權思維值得關注。

  2014年,美國海軍首次在兵棋推演中提出“分布式作戰”概念,強調“將作戰力量分散部署於廣闊空間範圍、多個作戰領域和各類搭載平台,以獲取控制海洋必需的作戰能力”。換言之,就是通過分散部署小規模編隊,實現更大範圍、更大密度的火力配置。這背後蘊含著應對海上導彈威脅、避免航母等海軍核心資產被“一鍋端”的考慮。

  “分布式作戰”概念需要足夠數量的多用途艦艇,而這恰恰是美國海軍的尷尬所在。目前,美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規模在290艘左右,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低水平。據美國海軍研究分析,海軍至少需要308艘水面艦艇才能滿足其全球部署需求。2016年,特朗普政府首次提出大幅擴充海軍艦艇規模至355艘。隨後,美國海軍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多次論證,認為預算不夠,提出以大中型無人艦艇彌補有人艦艇的不足。據美國海軍提交的最新版“未來30年造艦計劃”顯示,至少需要77艘到140艘大中型無人艦艇作為有人艦艇的補充。

  然而,美國海軍對無人艦艇作戰前景持保守態度。“未來30年造艦計劃”中提到,無人艦艇等新平台將“帶來巨大的潛力,但也存在開發風險”。美國會同樣有此擔憂,並禁止美國海軍在無人水面艦艇上部署武器,直到今年才解除相關限制。

  儘管如此,“分布式作戰”概念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海戰樣式,以“幽靈艦隊霸主”計劃為代表的一系列新裝備發展思路正推動這一概念走向現實,其後續發展值得警惕。

  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