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要明目張膽發展進攻性武器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1-06 08:46:19


資料圖:日本“蒼龍”級潛艇,為目前海上自衛隊主力型號潛艇(環球網)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央廣網消息:據報道,日本政府目前正在探討為海上自衛隊潛艇配備一款導彈,該導彈是一種長距離水下發射、可以攻擊陸上目標的導彈。那麼,日本此舉有何企圖?日本近期在軍事上的一系列小動作會給地區局勢帶來哪些危害?就相關話題,總台央廣記者王傲多採訪了軍事觀察員尹卓。

  報道稱,日本正在研發的這款“防區外導彈”的射程約為1000公里,可以在敵方艦艇導彈射程外進行反擊。軍事觀察員尹卓分析,日本想要裝備這種潛射導彈目的是要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發展進攻性軍事力量,但日本此次選擇自主研發而沒有選擇購置美國現有導彈,凸顯出日本在防務建設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尹卓:日本研製射程達1000公里的潛射導彈,主要目的是從防禦型戰略向進攻型戰略轉變。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日本本應遵守“專守防衛”政策,但如果日本在潛艇上加裝了巡航導彈,就可以以“應對周邊威脅”為借口,在對手的防禦區外對陸上目標進行打擊。

  日本還有另外一個戰略考量,就是積極配合美國。目前,美國在亞太方向制定了“大國競爭”戰略,既針對亞太大國,也包括俄羅斯。因此,日本認為美國會縱容它逐步地發展進攻性武器。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目前本來有符合日本需求的AGM-109巡航導彈,但日本還是想進行自主研發。這說明,日本想要在戰略上更加獨立,而不是被捆綁到美國的“戰略馬車”之上。

  據報道,日本計劃在2025年後的某個時間點正式列裝這型導彈。但是在具體實施方案中,目前日本還在探討是否利用垂直發射系統等手段,以期達成在潛艇上配備該型導彈的目的。軍事觀察員尹卓分析,如果日本選擇垂直發射方式,該型導彈很可能無法如期列裝。此外,還要警惕日本借此機會發展核動力潛艇的野心和圖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