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走向深藍,回首中國海軍這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22-04-24 11:27:27


中國航母遼寧艦接受橫向補給。
 
  徐英認為,現在中國航母發展已經跨過了最初始的“摸索”階段,現在是“提高、拓寬、開拓、加速”階段,也是戰鬥力加速提升的階段。他表示,航母編隊作戰能力的發展分為“能上艦”“能作戰”“走出去”三階段。“著重需要發展的是以航母編隊的形式走向更遠的海域,出動更多的艦載機架次,不斷提升在遠海大洋執行任務的能力。”徐英進一步解釋,“我們需要到更多的陌生海域、更複雜的天氣、海況下執行更加複雜的任務,配合的兵力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戰鬥力提升的階段,無論是飛行員、艦機融合,還是整個航母編隊,都面臨任務轉型,這也是航母編隊形成作戰能力必須要跨過的一關。”

  2021年,徐英走上了海軍山東艦副艦長的崗位,崗位變化讓徐英對航母和艦載機的感情更深。“原來作為飛行員對航母關注點多集中在飛行條件、保障條件等方面。現在作為副艦長,不僅要關心航行組織保障、艦員和飛行員的生活起居,還要關注裝備的工作狀態,武器的戰術性能和使用,這些工作都讓我和航母融合得更深。這樣的融合同時又有助於我飛行技能和艦艇操縱技能的提高,因為我知道飛機和飛行員想要什麼樣的條件,就會努力操縱艦艇創造出這種條件。同時,因為知道航母操縱不僅要考慮甲板風,還要考慮航行安全、船舶避碰、編隊位置等很多因素,所以在空中飛行時會對這些條件的變化有更深的理解和思想上、技術上的預想準備。”

  談及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上飛行感受是否有所不同,徐英表示,因為兩艘中國航母的性能接近,所以起飛和著艦是一樣的。即便設計上有一些細微差別,也不會對飛行員的操縱造成太大的干擾。當然如果在這兩艘航母上都飛過,飛行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還是會得到很大增強的,畢竟取得兩艘航母的“飛行駕照”,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徐英強調,“未來中國海軍一定會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和更可靠的手段,能更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作為飛行員,我也希望自己跟隨海軍步伐,爭取擁有更多航母的‘飛行駕照’,積累更多著艦次數和飛行經歷,這是飛行員價值和能力的體現。”

  遼寧艦一級軍士長:從首次放飛時的興奮到常態化後的平靜

  一級軍士長張乃剛是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航空保障部門某區隊長,負責操縱止動輪擋。通俗地講,張乃剛與2012年紅遍全國的“航母Style”中,身著黃馬甲的起飛助理一樣負責殲-15艦載戰鬥機放飛工作,而且是殲-15放飛前的最後一道關口。

  “作為起飛站操作員,我的職責是按下釋放按鈕,放飛殲-15艦載戰鬥機。”身著黃色馬甲、戴通信頭盔和防風鏡的張乃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的日常戰位是在航母飛行甲板舷邊起飛站。每次艦載機滑躍起飛,在發動機達到最大推力前,止動輪擋要對艦載機進行止動。而當起飛助理給出“航母style”手勢,張乃剛則需要按下止動輪擋釋放按鈕,此刻止動輪擋快速釋放,艦載機在轟鳴中滑躍升空。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交接入列,中國進入航母時代。當年11月23日,張乃剛按下了釋放按鈕,殲-15首次成功完成了滑躍起飛。他回憶說,當時“心情特別激動,無與倫比的興奮。”此後的歲月中,成長帶來的突破則歸於平靜。十年間,遼寧艦一步一個腳印成長壯大:攻克夜間起降技術難關,殲-15進行晝夜間空中夥伴加油,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以前的高不可攀,現在日趨平凡、常態化,隨著放飛艦載機架次不斷增加,數據不斷積累,我們保障經驗越來越豐富,面對更難更重的任務也沒有畏懼感,自信一定能做到。”張乃剛語氣平靜而堅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