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陸軍重新裝備輕型坦克
http://www.CRNTT.com   2022-07-12 10:32:37


美國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的“獅鷲”Ⅱ輕型坦克樣車。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近日,美國陸軍正式宣布,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獅鷲”Ⅱ輕型坦克通過“機動防護火力”(MPF)輕型坦克項目審核,成為美陸軍下一代輕型坦克。據悉,這一訂單金額高達11億美元,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將為美陸軍先期生產96輛“獅鷲”Ⅱ輕型坦克,最終生產總量達到504輛。

  重新發展輕型坦克

  在“獅鷲”Ⅱ輕型坦克出現前,美國陸軍早已不裝備輕型坦克。

  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陸軍最後一型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退役。這種可空降的輕型坦克誕生於冷戰時期,設計初衷是在西歐平原上承擔敵後空降和偵察任務。之後,越戰為其找到用武之地。東南亞綿密的水網稻田,讓戰鬥全重達50噸的M48“巴頓”中型坦克舉步維艱,但對於戰鬥全重僅15噸且具備泅渡能力的“謝裡登”輕型坦克來說,簡直是如履平地。越戰期間,美陸軍先後投入數百輛“謝裡登”輕型坦克參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到了海灣戰爭,這一情況有所變化。面對伊拉克陸軍裝備的蘇制T-72主戰坦克,“謝裡登”輕型坦克毫無優勢可言,僅作為偵察坦克使用。

  海灣戰爭後,“謝裡登”輕型坦克逐步退役。原本計劃接替它的XM8“布福德”輕型坦克,由於冷戰結束也停止發展。此後,輕型坦克角色逐漸被M1128“斯崔克”輪式機動車輛取代。這種裝備105毫米坦克炮的輪式戰車擁有較好的遠征部署能力,被美軍廣泛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治安戰”。然而,輪式機動火炮系統在戰爭中暴露出多種缺陷,包括裝甲薄弱、生存力低下、主炮後坐力常常造成車輛故障等,加上長時間高強度使用,使“斯崔克”車族損耗嚴重。為此,美陸軍考慮淘汰這種輪式車輛,重新發展履帶式輕型坦克。

  此後,美陸軍先後推出“未來作戰系統”和“地面作戰車輛”兩大項目。被叫停後,美陸軍又推出輕型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3個子項目。其中,輕型坦克項目名為“機動防護火力”。根據美陸軍文件的描述,該項目旨在為未來“步兵旅級戰鬥隊”提供高機動野戰直瞄火力支援戰車。一支“步兵旅級戰鬥隊”將裝備14輛該型戰車,協助步兵執行攻堅作戰任務,具有較強的反裝甲能力。同時,這種戰車還能夠作為快速反應部隊的主戰裝備,在全球範圍內快速部署。

  “輕量化”的主戰坦克

  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的“獅鷲”Ⅱ輕型坦克方案,參與了“機動防護火力”項目競標,競爭對手是BAE系統公司的M8輕型坦克方案。與具備空降能力的M8輕型坦克不同,“獅鷲”Ⅱ輕型坦克放棄空降要求,採用流行的輕量化主戰坦克設計思路,即擁有不輸於主戰坦克的火力,同時具備更高的機動性和可分級配置的裝甲防護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