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藍盔”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07:47:29


 
  然而,當地醫療條件無法提供輸血和手術。怎麼辦?救!沒有任何猶豫!創造條件也要救!建立三通道,人工加壓補液,專人負責面罩吸氧,用最好的抑酸藥和收縮微血管的止血藥。沒有血漿,調用現存的人血白蛋白替代保證營養支持治療,每15分鐘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每30分鐘觀察尿袋尿量變化來調整補液速度……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患者生命體征終於平穩下來,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滿含熱淚。

  32年來,中國維和部隊累計新建、修復道路1.8萬餘千米和橋梁3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1.6萬餘枚;運送各類物資器材超過120萬噸,運輸總里程1300萬餘千米;接診救治病人、搶救傷員25.4萬餘人次;完成無數次武裝護衛、長短途巡邏、談判調查等任務……

  在聯南蘇團朱巴戰區司令阿提庫爾·拉赫曼看來,中國軍隊具有良好的作風紀律和戰備意識,始終以最高標準完成聯合國賦予的各項維和任務,有他們在的地方總是令人放心。

  播撒友誼,點亮發展的希望

  中國維和軍人為衝突國家和地區創造安全穩定環境的同時,也積極參與醫療衛生、人道救援、環境保護、民生發展、社會重建等工作,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產品,用實際行動播撒友誼,為當地人民點亮發展的希望。

  去年10月,在黎以邊境“藍線”雷區一帶,中國第二十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成功完成了“VA—2道路”排水系統的修繕工作。烈日下,在紅底白骷髏頭警示牌隨處可見的施工地點穿梭作業,危險系數之大不言而喻,官兵們從未害怕退縮。

  “真是太感謝了!這條排水系統已失修多年,長期困擾著老百姓的生活,沒想到中國維和官兵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黎巴嫩魯米仕市長米拉德·阿拉姆專程來到施工點,表達感激之情,並命名該設施為“和平渠”。

  在聯南蘇團營區周邊緩衝區巡邏線調整點的門口,經常會有一群南蘇丹當地的孩子,跟著維和官兵學習中文。在這裡,營區大門口就是課堂,中國維和官兵就是老師,教材就是大自然和視線內的一切物件。

  “老師們指著樹、房子、桌子、椅子,用中文重復幾遍,我就能記住了。”年僅10歲的瑪麗開心地分享她的學習方法和成果。家住1號流民所的馬里從2019年起就常常跟著官兵們學中文。他如今已經能講一口較為純正的中文。“是中國軍人教給我知識,豐富了我的視野,讓我瞭解了和平與發展的美好,希望有機會能去中國看一看。”對於未來,馬里的眼中充滿了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