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殲-20一身“鋼筋鐵骨”的關鍵是啥?
http://www.CRNTT.com   2023-01-21 08:22:32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2022年11月8日,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在珠海開幕。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4架殲-20組成鑽石編隊從低空掠過。單機表演中,殲-20在一分鐘的時間裡連續完成“小半徑急轉”“旱地拔葱”等動作,接下來的“筒滾”“橫滾”更是引得觀眾贊嘆不已。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筒滾”“橫滾”對於殲-20只是“牛刀小試”,真正讓海內外航空專家們大為驚嘆的,卻是看似不起眼的“小半徑急轉”“旱地拔葱”等動作。戰鬥機在高速飛行中完成這樣的動作,不僅需要優異的氣動設計與飛行姿態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一副“鋼筋鐵骨”——戰鬥機在進行大過載機動時,機身結構通常要承受9倍重力加速度;飛機設計時一般還要在此基礎上再留出約50%的冗餘。這意味著殲-20在做“小半徑急轉”“旱地拔葱”等動作時,機身結構需要承受數百噸質量所產生的作用力。

  殲-20一身“鋼筋鐵骨”,關鍵在於其“強硬”的機身結構材料。機身結構材料,顧名思義就是承受戰鬥機在飛行過程中氣動力、維持氣動外形的結構材料。性能優異的機身結構材料是一架優秀戰機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戰機決勝空天的“硬脊梁”。

  “一代材料,一代戰機”

  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至今,航空工業已經走過了百餘年時光。在這個過程中,材料和飛機在相互推動下不斷發展。所謂“一代材料,一代戰機”,正是世界軍事航空發展史的真實寫照。

  總體來說,戰機機身結構材料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