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日同盟加速嬗變走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0:18:42


 
  近年來,為塑造由美主導的印太秩序,美國不斷加快推進印太盟伴體系的重組重構,推動其由冷戰時期的“輻輳結構”向“中心-節點型網狀結構”轉變。在新盟伴體系中,美國是整個體系的中心,日本是體系中發揮粘合和紐帶作用的重要節點,美日同盟成為美國重塑印太盟伴體系的重要抓手。去年,美駐日大使伊曼紐爾聲稱,美日同盟已從“同盟保護”時代進入面向印太地區的“同盟投射”時代。

  以美日同盟為基礎,構建小多邊遏華聯盟。2022年《美國印太戰略》報告稱,要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形成有利於美國的影響力均勢。在印太戰略指引下,美國以美日同盟為基礎,積極構建美日韓、美日澳、美日印澳等小多邊聯盟,密織印太遏華聯盟網。特別是美日印澳所謂“四邊機制”,已成為美在印太地區從政治、經濟、科技等維度遏制中國的主要平台。需要指出的是,為擴大自身影響力,日本在構建“美日+”小多邊聯盟過程中表現活躍,是所謂“四邊機制”的重要推動者。

  以美日同盟為紐帶,拉近美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東南亞國家是美國推進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拜登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所謂“民主價值觀外交”,但大多時候在東南亞沒有得到積極回應。而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經貿往來密切、外交互動頻繁,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成為美國拉攏東南亞國家的重要幫手。2022年5月,拜登政府選擇在東京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正是日本的積極游說,最終促成東盟10國中的7國參加。

  以美日同盟為橋梁,連通北約與印太聯盟體系。近年來,美國試圖“橋接”北約和印太兩大聯盟體系,以期在歐亞兩端靈活集中聯盟優勢,維護其全球霸主地位。日本憑借其“亞洲的西方國家”這一特殊身份,在歐亞大陸開展穿梭外交,積極配合美國的“橋接”行動。從邀請英法等國定期赴日參加聯合軍演,到參加北約軍政首腦會議,再到與英國簽署《互惠准入協定》,日本與北約的勾連程度不斷加深。

  同盟性質——

  由“防禦同盟”向“進攻同盟”蛻變

  日前,美日首腦會談聯合聲明中提到,美日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但事實恰恰相反,美日同盟已不是曾經的防禦同盟,而是日益成為具有明顯對抗性的進攻同盟。

  從美日同盟的目的性質看,其根本是為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爭霸型同盟。縱觀歷史,爭霸型同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其行為特徵具有很強的進攻性和對抗性,是引發地區乃至全球衝突戰亂的重要不穩定因素。一戰時的同盟國、二戰時的軸心國、冷戰後的北約,均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