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即時新聞 】 【打 印】 
網評:英“跨黨派國會香港小組”黑幕重重
http://www.CRNTT.com   2023-03-05 20:37:55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網評:英“跨黨派國會香港小組”黑幕重重

  來源:大公報 作者:江樂士

  英國國會雖然被譽為議會的鼻祖,但不時也會被有心人濫用以謀取私利。譬如在2009年,不少上議院和下議院議員被揭發挪用公款,其後被檢控和勒令終生不能再擔任公職。

  在今年1月,兩院議長指出:議會內的衆多“跨黨派小組”(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s)是非官方組織,不受監督和問責,當中一些與外界有不尋常的聯系,經常收受說客、企業甚至外國政府的資金。二人認為有必要取締這些私自組織的議會群體,以防止外部勢力透過它們影響政府施政。如今下議院的專責委員會正著手調查這些“跨黨派小組”有否從事違規活動。

  兩位院長對這些私自組織的所謂小組的擔憂有根有據。當中,“跨黨派國會香港小組”(“香港小組”)為了推行他們的反華議程接連上演鬧劇,操縱所謂的“獨立調查”企圖抹黑香港。其主席甘文康(Alistair Carmichael)和副主席奧爾頓(David Alton)均是反華組織“香港監察”的贊助人。在2021年,奧爾頓就因為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被中國政府制裁。

  在2019年11月“黑暴”肆虐期間,“香港小組”曾揚言會對香港的“警暴”進行調查,并向英國政府提交報告。但令人驚訝的是,該調查是由小組副主席班奈特(Natalie Bennett)主持,她和奧爾頓一樣,從不掩飾對香港警隊的怨懟。早在調查開始前的3月,她就已經去信香港媒體,聲稱“香港警方過度使用武力對付醫護人員”雲雲。這無疑是“未審先判”,漠視司法原則。不出所料,“香港小組”其後發表的所謂報告肆意詆毀香港警隊。<nextpage>

  “香港小組”發布所謂“調查報告”後不久,被揭發其秘書處是公關咨詢公司“懷特豪斯公關公司”,該公司一直收受“重光團隊”(Stand with Hong Kong)的資助,而“重光團隊”是一個仇警的“港獨”組織,與香港和美國的反華勢力有密切關系。該公司承認“重光團隊”曾與其接洽,希望“懷特豪斯公關公司”能助他們一臂之力,令英國議會注視香港的“政制危機”。於是,該公司促成了“香港小組”,專門在英國議會為“重光團隊”當說客和從事反華活動。因此,“香港小組”發表“警暴”報告,“重光團隊”當然欣喜不已。然而,“香港小組”收受資助發表“報告”詆毀香港警察,實在是厚顔無恥。

  此外,隨著黎智英等人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一案開審,檢控官在庭上指出黎智英和他的前助手Mark Simon就是“重光團隊”的幕後策劃人和金主,二人操控并協助這個“港獨”組織建立其海外聯系。在“黑暴”肆虐期間,“重光團隊”一直致力游說各國對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實施制裁,四處抹黑香港警察,并透過衆籌籌得3760萬元,用作支付如“香港小組”發表的報告、聘用“懷特豪斯公關公司”和說客、組織示威活動和贊助外國政客訪港觀察示威活動。

  “重光團隊”成功創立“香港小組”後,便對其加以操縱進行反華宣傳。截至本年1月,“重光團隊”被揭發已向“香港小組”注資近99000英鎊,幾乎是2019年的三倍。事件曝光後,“懷特豪斯公關公司”就承認一直收受“重光團隊”的資助。

  “香港小組”不止詆毀香港警察,也詆毀香港的銀行銀行。2月8日,“香港小組”發表調查報告,攻擊匯豐銀行拒絕向移英港人發還強積金、成為“打壓港人權利的同謀”。這又是一齣荒誕的鬧劇,事實上“香港小組”對移英港人的處境一點也不感興趣,它只不過是借此事大做文章抨擊中國。事實是英方推出的BNO簽證計劃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故此BNO不被視作身份證明文件,因而不能作為領取強積金的身份證明文件。前英國檢察總長高仕文(Lord Peter Goldsmith)早在2008年就指出,授予BNO護照持有人英國公民身份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有關銀行對上述指控作出合理回應,指出自己與其他銀行一樣,必須遵守各地法規。然而,“香港小組”根本不會在意這些法律細節,它只是一心想取悅提供資金的“重光團隊”而已。

  甘文康和奧爾頓等人的反華執念早已廣為人知,理應避嫌不參與“香港小組”的調查工作,他們卻插手其中,不惜損害英國議會的聲譽。<nextpage>

  英國議會絕不能讓這些“跨黨派小組”成為政客影響英國政府施政的後門,否則有可能會引發更多更大的政治醜聞。若果其他“跨黨派小組”也如“香港小組”一樣收受外部勢力資金,只會顯得英國議會制度腐敗不堪,其金字招牌也將毀於一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