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在發展核能產業過程中,日本始終標榜自身是“構建核安全文化”的優等生。然而,日本政府面對福島核事故產生的核污染水問題,決定采取“排污入海”的行為既是其逃避責任的“精心選擇”,亦是在非科學驗證下的“政治決斷”,更是向世界轉嫁污染的“理性惡行”。
排污入海一意孤行
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處理後通過海底管道排入大海,引發國際社會普遍質疑。然而,日本政府不顧反對,一意孤行。2022年4月25日,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開始進行核污水排海管道的施工准備工作。2023年1月13日,日本政府確認排污入海的具體時間在“春夏之間”。日本曾借5月的G7廣島峰會之機,試圖為排污入海的決定進一步“洗白”。在日本的努力下,峰會後發表的首腦宣言中指出,G7將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獨立調查工作,以確認核污水排放不會對人類和環境造成危害。6月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調查團結束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的現場調查工作,并宣布將在6月內公布最終調查報告。
然而,在調查報告尚未出爐之際,日本政府仍然強行推進排海工程的建設。6月6日,東電公司宣稱已經向海底管道之中注入海水,并將在本月內完成海底管道的全部建設工程。12日,東電公司用淡水代替核污水,開始對排放設施進行為期約兩周的試運行,距離真正的核污水入海只差臨門一腳。顯然,在核污水處理問題上,日本選擇的是自己承擔環境成本最低、環境代價最小的方案,也是最自私、最不負責任的方案。
過濾裝置問題重重
多核素去除裝置(簡稱ALPS)是日本對核污水進行處理的關鍵設備。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東電公司宣稱ALPS可以將核污水中除氚之外的六十多種放射性核素過濾到安全標准之內。但事實證明,這只是東電公司在非科學驗證下的“一廂情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