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烏圍繞克里米亞大橋激烈攻防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1:05:24


蘇-24戰鬥轟炸機。
 
  但報導承認,單靠橋梁本身仍難以抵禦一次又一次襲擊。按照俄建築質量工程師謝爾蓋·巴金的說法,即便橋墩本身沒有受到破壞,但每次遇襲後的修復工作都要花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檢查上。因此即便這類襲擊不能直接摧毀大橋本身,也足以讓其無法正常通行,從而失去它的交通命脈意義。《觀點報》稱,俄專家認為,為防止克里米亞大橋再度遭到自殺無人艇襲擊,有必要借鑒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採用的做法。“當時為防備德國潛艇的襲擊,蘇聯海軍曾使用帶有網的吊杆保護航道,此舉能將敵方裝備和魚雷拒之門外。每天早上,該系統開放供民用船舶通行,晚上則關閉。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為戰爭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報導稱,塞瓦斯托波爾去年遭遇烏軍無人艇襲擊後,俄黑海艦隊也在該港口布置了多層攔阻網,在後續的烏軍無人艇襲擊事件中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但也有質疑者認為,港口相對封閉,需要保護的區域小,而克里米亞大橋僅跨海部分就超過7公里,布設攔阻網的難度要大得多。“而且我們還需要留出一條航道,以保證橋下的正常航運,這都進一步增加了防護的難度。”

  也有俄專家認為,除了在海上布設攔阻網之外,還需要出動更多艦艇強化大橋周圍的海上巡邏,“這是在塞瓦斯托波爾得到成功驗證的經驗”。但報導承認,這樣的巡邏行動不僅成本高昂,而且發現無人艇的難度也很高。“無人艇本身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少,在海浪起伏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注意到它。”

  報導還建議說,如今俄軍對付無人機的部分措施也可能用來對抗無人艇。例如依靠電子戰系統,可以通過干擾無人艇傳輸給陸上操作員影像的方法,進而破壞無人艇的遠程遙控作戰。“但這些措施的落實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克里米亞大橋還面臨多重威脅

  俄羅斯《消息報》稱,前俄海軍總參謀長瓦倫丁·塞利瓦諾夫表示,為了有效確保克里米亞大橋的安全,有必要明確分析烏軍可能的攻擊手段。“很明顯,烏軍的攻擊可以從空中、海上和水下進行,因此,需要正確分配和使用我們的防禦力量,並在烏克蘭可能的攻擊方向上組織幾條防線”。

  報導稱,由於克里米亞大橋與烏克蘭控制的敖德薩等港口城市距離在500公里以上,超過了烏軍傳統打擊手段的攻擊範圍,此前俄軍認為該橋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空中。目前在克里米亞大橋周圍部署有多套S-400遠程防空系統和“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俄空天軍也定期出動戰鬥機在附近空域巡邏,俄海軍還出動多艘配備防空系統的巡邏船在大橋附近警戒,還部署了一艘裝有雷達反射器的“目標駁船”,以誘騙任何以大橋為目標的制導導彈。因此該橋的防禦嚴密曾被俄媒形容為“僅次於克里姆林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