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需要巨額資金和長時間等待。今年3月,歐盟通過一個3.72億歐元(約合4億美元)的資助方案,希望在2025年底前將彈藥產量提高到200萬枚。但歐洲缺少彈藥工廠,歐洲各國不得不考慮重啟封存的工廠,甚至新建工廠。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計劃投資建造一個全新彈藥工業複合體,但預計要到2027年才能開始供貨。日本此次雖然因導彈導引頭供應短缺導致“愛國者”導彈增產計劃擱淺,但即使有足夠的導彈導引頭,三菱重工集團現有產能也不足以支撐該增產計劃,預計還需投資數千萬美元甚至更多來調整生產線。
另一方面,產業供應鏈脆弱。歐美軍工體系供應鏈都較冗長,且高度依賴外國供應商,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癱瘓。
此外,軍工企業面臨嚴重“用工荒”、生產高性能炸藥的原材料硝化棉和高氯酸銨短缺、嚴格的安全和環保法規等,也制約著歐美各國進一步提升軍工產能。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