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恒大“後亞冠冠軍時代”三大猜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1 09:13:01


11月9日,廣州恒大隊球員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新華網報道,亞冠捧杯,代表中國俱樂部史上首次殺進世俱杯,加上中超“三連冠”,2010年3月成立的恒大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已在亞洲構建了一個“恒大時代”。

  恒大投資足球伊始,就把五年奪得亞冠作為第一戰略。現在目標提前完成,問題也擺在眼前:“後亞冠冠軍時代”恒大將何去何從?而中國足球在23年後重溫亞洲巔峰夢後又該走向何方?

  猜想一:犧牲成績換來“國產化”?

  高歌猛進的恒大,在一些人眼裡永遠是靠外援的恒大,甚至被戴上了“恒大會毀掉中國足球”的帽子。許家印對此自然也很是“不爽”,他態度鮮明地回擊:“恒大將在五到八年實現‘全華班’”。

  這個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似乎並不符合職業足球的規律:縱觀世界上成熟的職業化聯賽,沒有誰敢說自己不用外援。高水平的外援對職業聯賽的方方面面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使是足球水平世界頂尖的西班牙、巴西、德國,聯賽中也需要外援。

  而恒大自己也有鮮活的例子,這兩年,本土前鋒郜林被認為是中國進步最快的球員之一,身邊的孔卡、穆裡奇、埃爾克森當然功不可沒。

  因此,完全“國產化”可能只是許家印的一個理想主義意象。如果把這句話理解為以中國球員為主的班底,不依賴外援,而不拒絕優秀外援,可操作性和影響就大大改觀。

  不過,如果恒大真這麼做,會在一定程度上以犧牲成績為代價。目前,中國足球的後備人才短缺,而且存在斷層。而恒大足校的小球員成長還需要時間,經過五到八年尚不能立足競爭激烈的職業聯賽。而在裡皮的合約結束後,失去一個頂級教練也會使恒大在成績上的追求艱難不少。

  況且,目前恒大集團的發展階段,並不允許作為品牌形象“金字招牌”的恒大足球滑落太多。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是恒大在未來幾年在追求成績和“國產化”中尋找一個平衡點。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恒大會把青訓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實現“國產化”打基礎。外援還是要的,如埃爾克森一樣“年輕、好用、不貴”應該是首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