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欲為中企收購劃紅線:政府有權否決收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7 11:08:27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對中國收購的恐懼!”德國新聞電視台16日報道稱,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半導體供應商愛斯強、百年照明企業歐司朗等企業也面臨出售給中國企業,引發德國政府擔憂。德國聯邦經濟部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聯邦政府正計劃在法律上對外國收購德國企業進行干預。

  德國《星期日世界報》從德國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赫尼格處獲得一份內部文件顯示,聯邦經濟部計劃保護本國高科技公司,以應對非歐盟國家國有企業或部分國有企業的“不友好攻擊”。文件稱,來自非歐盟國家的投資者在收購歐盟企業時,歐盟國家政府應該有全面否決權。具體政策是,收購歐盟國家企業股份超過25%的交易,必須獲得所在國政府的許可。報道還根據文件舉出了未來將面臨限制的四種情況:一是投資者所在國政府產業政策影響的投資;二是由政府補貼的投資;三是包括國有企業或部分國有企業的收購;四是對德國企業限制市場准入國家的直接投資。

  對於這份內部文件,德國聯邦經濟部不願給予評論。不過,該部部長加布裡爾已經多次明確表示,他希望在歐盟層面上,針對有補貼的外國公司的競爭制定規則。《星期日世界報》稱,聯邦政府的擔憂是因為一些中國公司毫無阻礙地收購了德國的高科技企業,而德國企業卻不能完全購買中國企業。

  不過至少在公開表態中,德國政府目前在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公司過程中仍保持開放態度。《新蘇黎世報》稱,加布裡爾曾試圖說服德國及歐盟企業出手參加庫卡競購,但無果而終。最終,德國不得不給這一收購案亮起綠燈,因為現有的歐盟法規不能為政府提供叫停的法律依據。分析人士認為,新的文件如果在歐盟層面通過,勢必將影響中國等國家企業的收購。

  根據安永會計事務所的一項研究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投資者收購了37家德國企業,而2015年全年才39家,這創下了歷史紀錄。中企在德國的投資總規模擴大得更為強勁:2015年的投資總金額是5.26億美元,而今年前6個月的數字就已經達到108億美元。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