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周華盛頓科學和國際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主席大衛•奧爾布賴特(David Albright)與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高級研究員奧利•海諾寧(Olli Heinonen)分別撰文駁斥了波拉克與坎普的結論。
奧爾布賴特與海諾寧並沒有就核技術展開爭論,而是就波拉克與坎普悲觀的政策結論提出了異議。他們對朝鮮是否能在離心機生產方面自給自足表示了懷疑,質疑朝鮮是否擁有製造離心機關鍵組件以及級聯組裝所需要的“大量的材料以及裝備”。
最為重要的是,奧爾布賴特與海諾寧對朝鮮核計劃的本土生產能力表示質疑。他們駁斥到,波拉克與坎普稱由朝鮮國產的——計算機數字控制(CNC)旋壓機——事實上是由歐洲製造的。
奧爾布賴特與海諾寧的分析亦指出,在國際對朝鮮實施出口限制與制裁之前,朝鮮能夠儲存與保存下的材料有多少仍屬未知。另外,對於朝鮮最初的核供應商是誰,不但今天尚不清楚,在之前制定與現在非常一致的反擴散政策的時候,同樣也不清楚。現在,這些反擴散政策讓朝鮮在發展自身生產核設備的時候舉步維艱。
波拉克與坎普技術論文全文現在還只是草稿,尚未公開發表以供同行評審。這些最近關於朝鮮核計劃調查的政策分歧都會對美國與其盟友的對朝政策、全球反擴散工作以及朝核六方會談的進程產生重要的影響。
今年二月,朝鮮進行了一次核試驗,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第三次核試驗,使得朝鮮半島的緊張驟然激增。最近,朝鮮的鈾計劃也開始有了重要的進展。根據衛星圖像,位於寧邊的朝鮮老一代的鈾濃縮工廠以及鈈反應堆也恢復了運作。
根據朝鮮數次核試驗證明,朝鮮的原子彈技術屬於比較粗糙的鈈彈。通常,鈾彈在研發上更為困難,但與之相伴的卻是更能隱匿與衛星與外國情報服務機構的偵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