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改變民族認知 重構韓日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8 01:12:38


 
  歷史問題的衝突

  人們都知道造成韓日關係緊張的原因:領土爭端、歷史問題與民族主義的國內政治。或許更為重要,但一直鮮被討論的是,日本與韓國的民族認同觀念。只要兩國之間的民族認同還處於對立階段,任何試圖解決兩國關係緊張的政治途徑都會以失敗告終。

  儘管韓國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現代化與民主化成就,但被日本殖民統治長達四十餘年的記憶仍深植於韓國人的自我認知中。因此,在韓國的民族認同中,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就是處於對立面。而日本亦有自己特別的苦難經歷,二戰的戰敗、遭到原子彈轟炸以及在戰後因戰爭罪行被譴責的負罪感——這些自我認知很難讓日本意識到自己之前是個侵略者。

  矛盾的是,兩國之間的一些相似性也加會深韓日之間的差距,同時也讓兩國之間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對於韓日兩國的領導人來說,如果想要解決緊張,必須要能夠抵抗順應本國普遍民族認同的誘惑。如果順應了本國的民族認同,雖然自己的支持率能夠得以保證,但在歷史問題上卻是火上澆油(日本領導人參拜具有爭議的靖國神社以及中韓建立安重根紀念館都會加劇緊張)。取而代之的是,韓日兩國的領導人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重構兩國之間的關係。

  這就要求兩國的領導人在處理過去的問題上,不能只把它們當做兩國政府之間的法律問題來處理,而是應該在某種程度考慮到殖民統治在個人層面上所造成的揮之不去的傷害。

  對此,日本官方已經表達了懊悔之情。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安倍在14日的國會答辯上宣佈,日本不會修改有關日軍在二戰時強徵“慰安婦”問題的1993年“河野談話”道歉內容。“慰安婦”即為性奴,其中還有很多從韓國強徵的。日本官方在歷史問題上表示了懊悔——這是可以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而韓國最後必須要謹慎決定究竟要從日本的道歉中接受什麼。之後,日本則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充分滿足韓國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