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港與內地簽訂了CEPA、內地與台灣簽訂了ECFA,而台港之間仍然存在類似協議的空缺,對此,黃友嘉說,台港兩地應該“認清局勢”,現在兩地均有基礎,也有經驗,“所以更應該談起來”。
上海自貿區之於台港:機遇大於挑戰
不久前,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有評論認為這將對台灣和香港的經貿地位帶來巨大衝擊,黃友嘉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上海自貿區帶給香港和台灣的機遇遠大於挑戰。黃友嘉說,上海自貿區的掛牌營運具有非常重大意義,“這不是簡單給予上海一些優惠政策,而是將上海作為一個試驗區,實施的政策都有可能推廣到其他地方”,他進一步介紹,上海自貿區有很豐富的內容,有助於激發民營企業的創造性,並減少行政干預,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這從大局而言,對香港和台灣確是一件好事。
黃友嘉認為,若說上海自貿區短期內會給香港帶來挑戰的話,應該主要是會對金融行業有所衝擊。但他認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有很多優厚的條件,只要香港做好自己的本分,抓緊機遇,是不會給別的城市取代的。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台灣,黃友嘉介紹台灣在科研、工業企業管理、創意文化及旅遊業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潛力非常大。
對兩岸發展大勢樂觀 經貿外軟性交流也重要
最後,黃友嘉向記者表示,他對未來兩岸發展大勢持樂觀態度,而這種判斷主要是出於他對大陸經濟發展的信心。他說,經濟基礎是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前提,而現在,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運營後,中國將逐步成為亞洲的軸心,這將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不過黃友嘉指出,“經貿之外的交流也很重要”,他認為,現在,兩岸文化方面的交流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大陸若要打動台灣2300萬民眾,文化等軟性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