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介紹,琉球自1879年被日本吞併到1972年被美國返還給日本,前後爆發了三次獨立運動。每一次都和琉球地位的變化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以後琉球地位再發生巨大變化,仍有爆發獨立運動的可能。雖然根據05年到07年所做的民意調查,支持琉球獨立的有2成,不支持的有6成,但獨立仍然可以是琉球社會的選項。
林泉忠介紹,第一波琉球獨立浪潮是1879年日本武力吞併琉球所引發的。琉球復國運動領袖尚德宏等到中國向恭親王和李鴻章陳情,希望中國派兵,將日本從琉球驅逐出去,並表達了永為中國藩屬的願望。尚德宏本人更立志“生不做日本人,死不做日本鬼”,最終客死福州。
值得注意的是,尚德宏的後人後來移居美國夏威夷,將尚德宏的牌位也帶到美國。今年,其牌位回到琉球,存放在其後代的家中。其後人顧忌到尚德宏的理念與日本政府並不相符,非常低調行事,不願被人打擾。而從尚德宏的行為來看,當時琉球社會對日本和中國的感情十分清楚。
第二波獨立運動是二戰結束後的四、五年間。三個主張琉球獨立的政黨“沖繩民主同盟”、“沖繩人民黨”和“社會黨”先後成立。三個政黨的理念不盡相同,但不約而同主張獨立。但這波浪潮到了50年代,就被復歸日本運動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