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駐日大使館在twitter上發圖,圖片中美國大叔令伊拉克、敘利亞硝煙四起,但到了烏克蘭門口,開門的是一頭彪悍的熊。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回應俄羅斯“侵入”克里米亞,西方媒體蔓延起一股強大的“反俄”浪潮,俄羅斯的種種動作被拎出與納粹德國做比——德國曾在1938年宣佈與奧地利合併,隨後出兵將整個捷克斯諾伐克吞併,並最終點燃世界大戰的戰火。
《莫斯科時報》網站昨日刊登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國際關係學者安德烈•提斯甘可夫(Andrei Pavlovich Tsygankov)的評論文章表示,西方媒體提及納粹德國的歷史不過是想表示,1938年英法對德採取的綏靖政策萬萬不可在當下的俄羅斯面前複製,對於如此具有侵略性的俄國,西方只有採用更強硬的制裁,才能阻止普京吞併烏克蘭、甚至比烏克蘭更遠的地方。
文章表示,美國的約翰•麥凱恩議員及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等政客,均認為歐洲對俄實行了綏靖政策。那些與東歐有聯繫的官員,也積極表態認為綏靖說成立。比如,格魯吉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就在《衛報》上撰文稱,“綏靖主義的時間週期逐漸縮短”,普京當權的時間越長,他再度“出手”的速度就會越快。
文章提及,在這之前,很多美國的眼中釘都被比喻成希特勒,這些都被世人看在眼裡。首先是不願遵從美國主導的和平協議的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Slobodan Milosevic),然後是被指在秘密製造核武並與塔利班勾結(兩者皆未被證實)的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令人驚訝的是,利比亞的卡扎菲與敘利亞的阿薩德也都被比喻為希特勒。每一次,只要有一位“血腥獨裁者”或“劊子手”的出現,西方媒體便開始一邊倒地批評,並暗示美國一定要儘快直面惡人、將陷入危機的全球文明拯救於大屠殺或大戰之中。
文章直言,當然,上述提到的諸位確實並無憐憫之心,但把他們每一位都比喻成希特勒毫無疑問地是在誇大其詞。與希特勒迥然相異,他們是某個區域的“強人”,有著強大的野心,並通過鎮壓反對派加強對一國的控制。雖然他們所倡導的外交政策有可能動搖區域穩定,但他們無一例外缺乏對外擴張的傾向。在這些區域中,美國雖然並沒有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但也該為人權遭受侵犯而發聲,不過更重要的是,美國需要發起聯動的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然而與之相反,美國更喜歡採用政權更迭的方法,導致“民主”等同於“親美政權上台”,而非真正推進該國民主進程向前發展。對於那些敢於對美國全球戰略說不的國家,它們面臨著被邊緣化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