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APEC會議“見證”中國經濟“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12:05:56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在北京拉開帷幕。這是繼2001年主辦APEC會議之後,中國時隔13年再當東道國。在世界經濟復甦艱難曲折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中國和亞太地區能否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中國改革的紅利能否惠及全球,廣受各界關注。

  新華網報道,此前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列車前進速度有所放緩,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議論。有輿論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是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鑒於中國經濟在亞太經濟中占的巨大體量和起的重要作用,這會成為APEC會議的熱點話題。

  中國的主流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仍在“合理區間”,中國正進入物價漲幅趨於適度、新增就業趨於穩定、經濟結構趨於優化的“新常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餘斌認為,所謂“新常態”是經濟運行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後的均衡狀態,而能源、原材料等工業、房地產等產業峰值臨近或進入調整階段,是導致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的重要原因。

  “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繼續放緩,反映出政府採取的推進經濟再平衡的措施影響。”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評價說。

  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認為,中國政府今年加大了抑制信貸增長、減少過剩產能、內化工業污染成本和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的政策力度。這些措施雖然導致短期經濟下滑,但卻是為了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進行的一次深入調整。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看來,觀察中國經濟應該“少一點關注速度,多一點關注轉型”,更多考慮經濟深層變化,不過分糾結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上那0.1或0.2個百分點的波動。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服務業發展迅速,經濟的就業承載力增強,GDP增速放緩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反而提前完成了創造1000萬個工作崗位的年度目標。此外,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比投資貢獻率高出7個百分點,說明需求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中國經濟再平衡態勢更加清晰。

  “中國目前出現的短期增速放緩是結構性的,中國經濟正向結構調整的新常態轉型。”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司克禮這樣評價。

  房地產調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一直是熱點話題。對此,餘斌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整還處於“去泡沫”階段。今年以來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速回落,對中長期房地產市場穩定運行利大於弊。

  他表示,隨著定向調控、深化改革效應逐步顯現,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預期目標的合理區間。

  經濟學家張立群表示,中國外貿、消費態勢平穩,穩增長中穩住投資仍比較關鍵。其中,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開展多渠道融資,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大體可持續,通過恰當引導房地產投資也可實現由弱轉穩。

  值得注意的是,在APEC的發展中經濟體成員中,中國經濟增速適度放緩,但仍處在較高水平。同時,中國經濟增速略有下滑不代表對全球的貢獻下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對亞洲增長的貢獻率也超過50%。

  這些分析都表明,中國會借APEC會議場合向國際社會傳遞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

  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表示,預計本次APEC會議經濟方面議題的分量很重,涵蓋區域經濟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發展等多方面,契合了亞太地區各經濟體的共同需求,將向外界傳遞建設合作繁榮新亞太的積極信號。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說,APEC各經濟體的GDP總量和貿易額總量分別占全球的57%和46%,本次會議關注協調21個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努力協同確保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有利於亞太地區發展,還將對全球經濟恢復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提供有力支持。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告訴記者,發展中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今年APEC會議在中國舉行,而中國正在推進的深入改革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