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深改元年:中國步入“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31 14:57:48


2014年12月31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召小學,兩名學生身著節日服裝、手執“2015”字樣,迎接新年的到來。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2014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這一年,“新常態”一詞變得耳熟能詳。中國經濟增速下行至金融危機之後的最低水準,這引發了一些人對中國發展前景的擔憂,“唱空”論調再次出現。

  中國也迎來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人的觀念、社會治理、經濟結構到增長動力都發生了顯著改變。

  世界輿論注意到,中國已告別30多年的快速增長,進入7%-8%的中高速增長區間,人們對經濟品質而非經濟增速表現出更高關切,也把目光投注到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的方方面面變化。
  
  速度、結構和動力:告別“舊常態”

  這一年,中國領導層系統闡述了“新常態”的內涵,為未來經濟發展謀篇佈局。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態”是5月在河南的考察期間。他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他在11月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中再次提到,“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他認為有幾個主要特點: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這意味著中國與過去30多年粗放型增長的“舊常態”揖別。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開始呈現出新生態。

  新業態投資、動車出口、服務業崛起、一元錢辦公司、創新宏觀調控……2014年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不少新的可喜現象。

  上半年,中國服務業增速超過工業,這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大變化。

  9月發佈的胡潤百富榜中,IT行業上升最快,前10名中有5位涉足IT行業。網際網路創新公司開始取代地產商問鼎首富。

  在此次經濟放緩過程中,中國的就業不降反升,這就為拉動內需,優化消費、投資、出口“三架馬車”提供了良好基礎。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表示,中國出現了新一輪創業浪潮,創業者越來越年輕,創業空間越來越廣闊,風投也越來越活躍。

  “這輪由政府改革和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引領下的創業浪潮,開始成為穩定經濟增長、保障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重要引擎。”他說。

  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到27.8%,對亞洲的貢獻率更保持在50%以上。同時,經常項目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從2007年時的10.1%一路回落至合理水準。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一帶一路”、絲路基金、亞投行戰略的提出以及中國銀行業在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比重不斷增加,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再局限於“全球工廠”,而是向金融領域延伸。

  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繼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進一步發出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積極信號。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說,觀察家們認為,中國明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將處於7%至7.5%之間,這將令中國領導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具備更多靈活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