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艾松如:兩岸心靈契合要靠文化引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00:28:06


兩岸文化非對中華文化簡單傳承,重在對中華文化時代創新,進而形成一種全新文化形態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作者 艾松如)當前島內政治現實表明,儘管兩岸時空距離不再遙遠,但兩岸心靈距離依舊巨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岸統一是心靈契合”論述深刻揭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至和平統一,不僅要靠兩岸高層從法律上、機制上加以確定,而且要靠兩岸民眾從心理上、情感上加以認同。眾所周知,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最大共識,中華文化是兩岸社會最大交集,文化將是跨越心靈海峽、達成心靈契合的最佳使者。

  以文化引領兩岸

  “觀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的核心,說到底就四個字——“人化”、“化人”。“人化”是文化的本質,“化人”是文化的作用。作為民族的血脈、民族的精魂,文化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澱、思想智慧,也彰顯著一個民族的個性氣質、精神風貌。文化之於民族就像空氣之於生命。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民族的自信,關鍵是文化的自信;一個民族的復興,必然是文化的復興。薩繆爾•亨廷頓認為,人類對和平、公正、道義、寬容等價值的認同程度越高,衝突越少。這就表示人類衝突根源仍是一個文化問題。

  兩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彼此分隔和各自發展,已經形成政治體制、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巨大差異,唯因兩岸文化淵源相同,所以仍有極大整合機會,可是一旦產生文化衝突,彼此文化距離漸行漸遠,再來凝聚民族認同、聚合國家認同勢必困難重重。毋庸諱言,隨著兩岸交流由“淺水”進入“深水”,認同落差與深化交流之間的矛盾正在日益凸顯,認同問題已經成為兩岸關係核心問題。

  文化的融合是根本的融合,文化的認同是核心的認同,只有促進文化融合、增進文化認同,方能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因此,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理應用中化文化凝聚兩岸民心、引領兩岸未來,透過兩岸共同發展營造共同生活方式、形塑共同價值觀念,促使兩岸同胞情感趨融、價值趨近、認同趨合、潮流趨同,逐步打破“台灣命運共同體”狹隘意識、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價值追求,並且使之成為兩岸民眾公認的精神支柱和共同的文化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