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北京南城故事 魂牽夢斷陶然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3 00:36:43


陶然亭
  
  三、傷心紅葉

  石評梅(1902—1928),高君宇的同鄉,山西平定人。1920年抱著“以健康之精神,做偉大之事業”的志向,石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科。

  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石評梅在學生時代就開始發表新詩和新劇劇本。1923年畢業後,她一面在北京師大附中執教,一面和好友陸晶清主編《婦女周刊》、《薔薇周刊》,倡導婦女解放兼文學創作活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創作了相當數量的詩歌、小說、散文、游記和話劇作品,過世後由友人編入《濤語》和《偶然草》兩個詩文集中。

  高君宇是石評梅父親石鼎丞的學生,石評梅多次聽父親誇獎過這個學生。對高君宇而言,評梅那時已是北京詩壇上頗有聲名的女詩人了。1920年,兩人在北京初見之後都以“識荊”為喜,從此書信往來頻繁,友情日深。

 “滿山紅葉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這是1923年高君宇從西山碧雲寺寄給石評梅的愛情信物。評梅在收到後當即就在紅葉的背面題寫道:“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結果,她又把紅葉寄還了高君宇。

  石評梅對高君宇一直若即若離,在他離婚後也不肯與其談婚論嫁。一度看到重病的高君宇,石評梅也曾經心軟,答應他只要好好養病,一切事情都好說。但她的原情人找過她之後,她又收回了對高君宇承諾。
  
  1925年正月初五,兩人來到了陶然亭,漫步於湖畔,在軍閥混戰的華夏大地刻下屬於自己的浪漫。愛情的世界裡,他屬於她。而另一個,無人能夠掌握。他亦如有知,對她說,如不幸先行,煩她讓他長眠於這片北京城內的“清淨”之地。她聽後默然。

  僅僅一個月後的1925年3月,高君宇因急性盲腸炎發作,病入膏肓。她趕去探望,他人已昏睡,翻略物品,紅葉忽現。他的表白,她的拒絕,俱在。只是也像他的主人一樣,形容憔悴。她飄然離開,他沒再醒來,終年29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