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長江:以權責對等的思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1 15:58:25


 
  這些現象,歸結到一個問題,似乎就是:官員們手中的權力到底是大了,還是小了?官員認為自己權小、不夠用,旁人則認為他們權太大,大到濫用權力不受限制,乃至腐敗。其實,既不能簡單聽信個別官員的一面之詞,認為他們權太小,小到“官不聊生”、成為“弱勢群體”的地步,也不能簡單認定他們的叫苦純屬忽悠、毫無道理。其實說到底,這不是一個權大權小的問題,而是權責不對等、權責失衡的問題。他們經常會顯得權力很大,因為有時用權隨意而又無需擔什麼責任;有時他們要承擔很大責任,卻又缺乏履行這些責任所需要的權力。不少問題便由此而出。這比較典型地反映了當今官場的一種政治生態,值得我們深思。

  第二,高度重視權責不對等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改革和權力調整過程中權責失衡的出現在所難免。但是,權責長期失衡,則可能引起一系列嚴重後果。以縣鄉的狀況為例:一方面,縣鄉是直接面對老百姓的基層。但在權力配置上,縣以上的任何一級都比縣有更大的話語權。長期如是運行,高於縣的層次往往截留了更多權力,而把責任推給縣鄉;縣鄉層次擔負了很多責任,但卻無足夠權力。於是,在權力配置上出現了上面權大而責小、下面權小而責大的總體失衡。

  另一方面,在責任重、維穩和發展壓力巨大而又權力不夠用的情況下,一些不守規矩者往往會向外伸手。一是向上伸手,各種各樣的“跑部錢進”均屬此例;二是向市場伸手,往往導致企業負擔沉重,甚至業主紛紛“跑路”;三是向社會伸手,導致強拆、反項目維權等事件時有發生。最後結果必定是腐敗現象滋生、氾濫,黨群關係緊張,黨和政府公信力逐步喪失。上述情況,還會給老百姓造成一種片面的認識:越往上面,越是聖人、好人多,越往下面,越是壞人、惡人多。而實際上,這種狀況繼續下去,損害的不只是縣鄉黨委書記的形象,而是整個執政黨。

  第三,對權力配置科學化,需要進行更大力度的改革。深化改革,沿著權責對等的思路科學配置權力,是從嚴治權的一個治本之策。改革的重點,是逐步消除那種權大責小或權小責大的不科學狀態。例如,更多的針對地方的具體專案管理應當調整為宏觀的責任管理,給縣一級以更大的自主權、統籌權;更多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達標活動,應當改革為系統整合過的、比較統一的評估體系,讓地方和基層從忙於應付中解脫出來;更多地依靠制度規範和老百姓的參與,而不僅僅是靠上面的約束來營造官員“不想腐、不願腐”的環境等等。朝這個方向深化改革,權力運行才有可能真正跳出一統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

  (後方支援記者:廖梓達 楊犇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