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志豪:望10年後閩台文化交流能保持初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4 00:24:01


台北論壇基金會行政主任華志豪
  中評社福州8月24日電(記者 黃博寧)台北論壇基金會行政主任華志豪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以“兩岸文化交流  從相互理解做起“發表觀點認為,文化能否生存延續,能否受到尊重,能否成為這個世界上的主流,主要還是來自於經濟。台閩的文化交流目前是處於相互尊重、平等的狀態下進行。10年之後,如無意外,當福建的經濟實力已遠超過台灣時,希望台閩的文化交流仍能秉持初衷,讓文化自然的隨著經濟的交流去融合、去發展。

  華志豪認為,文化是有侵略性的。有人或許以為文化是一個軟性的東西,或者稱它是軟實力。其實,實力本生就是一個硬碰硬的東西,用“軟”這個字去包裝實力,只是為了包裝它的外衣,用以區別武力行為。

  文化是有其侵略性的。因為有其侵略性,所以就會產生衝突。這裡所謂的文化侵略,不是指殖民政策宗主國強加在殖民地上的文化改造,而是要談族群融合過程中弱者自然融入強者文化的過程。舉例來說,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里,西域各國爭相效仿中原文化,大量的中華文物透過絲路傳到了西方,中華文化在當時成為了東方文化的主流。
 
  閩南族群是台灣最早的一批移民,他們佔據了平原、港口,將原住民趕到了丘陵地,憑藉農耕與貿易在台灣立足生根,從北到南在各地建立了龐大的家族事業。客家人來的晚,除了少數在美濃地區住了下來,大多數只好在桃竹苗一帶丘陵地立足,奉行“晴耕雨讀”的家訓,在經濟條件不佳的情況下,期望依靠科舉翻身。而原住民只好再由丘陵地往深山遷移。

  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原住民不得不與漢人妥協,學習漢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於是,台灣原住民文化漸漸地消失,年輕一代即使願意投身去發掘自己族群的文化,但不會有人願意再回去過黥面、狩獵的生活,因為強者的文明改變了他們的傳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