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不成就內疚,完成了才能心安。”在老戰士傾吐了藏了幾十年的故事後,袁老師覺得這是在幫他們“釋懷”——許多自認抗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經歷,而日後的生活卻因此變得曲折,所以只有完整記錄下來,才能完成“釋懷”的最後一筆。
因此,這不能只是學生的作業,也不能只是非正式的出版物,而要是一本有刊號的圖書。經過3年的艱苦努力,團隊在完成了13份訪談稿,並盡可能經本人校正之後,昔日不成形的文字終於夠得上出版物的水平了。
“有人感興趣嗎?出版也要自費吧!”袁老師覺得,與老戰士的相識是天意,能與他們對話,瞭解他們,已經超越了金錢所能衡量的範圍,即使是自費,也要堅持到底。她打聽到了一間大型的自資出版社,把幾篇成稿帶給編輯。
四天後,奇跡發生了。對方看了稿件不僅同意出版,且費用由出版社支付!聽到消息的時刻,袁老師“難以置信,但也開心都跳起”。更讓她欣慰的是,有舊生、朋友和老同學等出資買下了不少書,供她送給受訪老戰士和幫助出書的相關人士。只可惜,書中2位分別是95歲和96歲的受訪者沒有等到這天,便在2014年溘然長逝。
出書後,有一次她被邀請出席大學舉辦的研討會。可以想見,一眾大學教授中只有她一個中學老師的場景。眼神中,大家對這位衣著樸素的女性充滿好奇和猜疑,個個都想知道,她為什麼在這兒?
當她展示出耗費四年時間寫的書時,一切疑問自行解開。甚至有教授這樣對她說,“整個研討會,你講的最有意思。”這似乎也給了她新的動力,繼續口述歷史工作。
下一步,袁老師打算繼續接觸兩岸三地的遠征軍以及在抗戰中付出心力卻沒有得到官方承認的老兵。她一直認為,訪談老兵時不我待,機會難得,錯過就不會再有。不過,繁重的教學工作,編上一本書時所透支的體力,還是讓她心有餘悸。
“能做幾多先做幾多吧。”袁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