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遠征軍段國傑將軍次女萬里尋訪抗戰老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5 10:41:44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2月18日,傅曉方和她的志願者團隊帶著嶄新的棉衣、棉被和慰問金,逐一登門探訪慰問居住在廣州市海珠區等地的4位年逾九旬的抗戰老兵,為他們送去一份節日的問候和關愛。

  今年62歲的傅曉方,是一位有著26年軍齡、歷經戰場炮火硝煙洗禮的轉業幹部,曾任廣州市天河區環保局局長。她對抗戰老兵的這份炙熱情愫,源於特殊的身世:生父是中國遠征軍抗戰將領段國傑,養父是經歷長征的紅軍幹部傅培章。這些年來,從關注生父養父的壯麗人生開始,傅曉方逐漸走進抗戰與遠征的那段光輝歷史。3年前,傅曉方退休了,更是將全部身心投入到追尋活動中。

  重返舊戰場,尋訪老英雄。2015年4月,傅曉方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遠征軍及抗戰老兵的後代,踏上了為期40多天、行程近10萬公里的“重走滇緬路、追尋遠征軍”的漫漫征程。

  懷著對抗戰英雄的無比崇敬之情,傅曉方和志願者團隊從段國傑將軍率領將士們曾經浴血奮戰的雲南省龍陵縣平達鄉大尖山啟程,沿著遠征軍收複國土、驅逐日寇的進軍之路,一路走過騰沖、龍陵、鬆山、芒市……足跡遍及雲南、貴州、重慶,遠涉泰國、緬甸等地,瞻仰了各地遠征軍戰場遺址和紀念園,拜訪20多位健在的抗戰老兵和華僑機工抗戰老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有103歲,最小的也年近九旬。

  一路尋訪,一路感動。得知傅曉方和志願者們的萬里尋訪行動,老兵都激動不已。祖籍陝西的老兵羅光美珍藏著一枚印章戒指,當年攻打鬆山時,官兵們每隔幾天就要在長官那裡蓋印算是清點人數。羅老和兩個雲南兵關係甚好,3人每次見面也要相互在衣服上蓋印,以示“我還活著”。後來,這兩個兄弟相繼離開了,再也沒有相互蓋印的機會。睹物思人,每每想起生死相依的戰友,老人就感到“撕裂般的痛”。旅居緬甸的老兵翁裕邦,年邁痴呆,常年無語。看到傅曉方等一行人,老人濁眼放光,老淚縱橫。當家人用緬語在他耳邊“翻譯”時,老人卻一反常態,突然大聲呵斥:“我是中國人,跟我說中國話!”家住雲南保山縣的盧彩文曾任職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情報參謀,這位年屆90歲的老兵,在2015年9月3日作為抗戰老兵代表,受邀進京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追憶遠征歲月,老人神采飛揚。臨別,得知傅曉方等人的行程計劃,老人提出也要跟著重走遠征路。顧及老人的健康狀況,志願者們婉拒了老人的請求。但在尋訪之旅結束後,傅曉方專門把盧彩文老人接到廣州,為企業、學校和政府機關作專題報告。2015年12月8日,老兵朱銘富去世,傅曉方得知消息後,當即訂購機票飛赴昆明,為這位孤老扶靈送葬,兌現她送上最後一程的承諾。家住保山的103歲的南僑機工老人翁家貴去世時,傅曉方在境外無法及時趕回,她專程托人帶去3000元慰問金撫慰其家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