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開龍陵董家溝日軍慰安所鮮為人知的秘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0 03:13:39


講解員正在解說“慰安所規定”(中評社 林艷攝)
 
  “慰安所”的種類分4種:一是軍隊直接設立的;二是由日本僑民在軍方支持下開設的;三是日軍指使漢奸、朝奸設立的;四是軍隊或民間經營的流動式慰安所。“慰安婦”初期來源於日本、朝鮮,隨著戰爭的擴張,日本、朝鮮征集而來的婦女,遠遠不能滿足日軍需要,日軍便就地取材,在中國占領區強迫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其來源:一是在戰場或在占領城鄉時,公開用暴力掠奪;二是在戰場上捕獲女戰俘;三是以招工、做飯、洗衣等名義誘騙;四是依靠漢奸組織,強迫良家婦女或強征妓女充當。據專家調查推斷:在亞洲日本的殖民地、占領區和本土,慰安婦的總數超過40萬人,至少有20萬中國婦女先後被逼迫為日軍性奴隸,慰安所遍及中國20多個省。中國是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她們被分為三等:日本“慰安婦”為一等,專供上級軍官淫樂,慰安人數較少;朝鮮、台灣、東北“慰安婦”為二等,主要慰安下級軍官,慰安人數又稍多;本地婦女充當的“慰安婦”為最下等,傳供士兵淫樂,慰安人數最多,有時每天接三、董家溝慰安所客達數十人。“慰安婦”過著非人的生活。

  事實上,“慰安婦”最終的命運都非常之悲慘,有的被集中起來引爆手榴彈殺害,有的被集體槍殺,有的被迫服用升汞片自殺,有的被投入深井溺死,大部分“慰安婦”命喪滇西,被中國遠征軍俘獲的日軍“慰安婦”僅幾十人,其中朝鮮籍“慰安婦”約十八九人,日本籍“慰安婦”5人。

  由國台辦新聞局、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主辦的“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由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擔任採訪團團長、中國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楊青任副團長。7日起至13日,安排走訪雲南騰沖、龍陵、瑞麗、楚雄、昆明,參訪抗日戰場、遺址與紀念館、訪問老兵等,回顧“中國遠征軍”的光榮戰役。中評社特派記者趙家麟、林艷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參與“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的兩岸及港澳四地媒體記者共32位,包括中評社、中央社、聯合報、旺報、東森電視台、中天電視台、無線衛星電視台、年代電視台、三立電視台、中華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社、中國台灣網、兩岸關係雜誌社、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福建東南衛視、廈門衛視、澳門澳亞衛視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