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評社 林艶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林艶 楊犇堯 張爽)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幾次降息降准,鼓勵貨幣進入實體經濟。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天上午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點出來要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與此同時開始設計並推行了社會融資規模的統計指標。統計五年以來,該數字增長率不低。
以下為問答實錄:
中國青年報記者:我的問題是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幾次降息降准,其中還有SLF、MLF、PSL等中短期流動投放工具使用,從實際效果來看去年的資金並沒有大量進入實體經濟,央行的政策鼓勵貨幣進入實體經濟,到底情況如何?渠道有哪些?存款利率會不會進一步下調?謝謝。
周小川:你的問題提得很好,有評論認為很多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這個判斷可能有問題。你們要注意所謂社會融資規模,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產生,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中國首先在國際許多論壇上專門講發生問題的原因之一是由於有一些融資活動脫離實體經濟,所以我們特別號召全球注意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點出來要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與此同時開始設計並推行了社會融資規模的統計指標。最開始是按季公布,後來慢慢按月度公布,這個指標的特點是全部的金融機構對企業類、實體經濟類的融資總量。觀察這個融資總量,一直是穩健增長的。到現在為止,這個統計已經過了五年,今年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把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3%左右,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從這個數字就可以觀察到對實體經濟融資的增長,應該說增長是正常的。總體來講,這個數字的增長率是不低的。
周小川:至於未來利率是怎樣的走勢,在這種場合下我認為不太合適說,我們還有貨幣政策委員會,專門有討論,總體來講這個事要看經濟形勢,要看下一步的數據出來是什麼樣的,特別是物價的數據,如CPI和PPI的數據,可以一起對利率政策進行考慮。利率政策也是非常綜合的,除了考慮物價因素還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慮。謝謝大家。
(後方支援記者 趙宇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