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國深教授表示,汪辜會談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啟示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中評社 林艷攝) |
汪辜會談最大啟示是求同存異 兩岸擱置爭議可為雙贏爭取空間
劉國深在從事台灣研究的30多年裡,曾見證過一波又一波兩岸關係的起起伏伏。對於兩岸關係現狀及未來,劉國深認為,首先是不要悲觀,我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要堅定信念、充滿信心。正如剛剛所說,兩岸關係的主導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大陸手中,掌握在兩岸人民手中,這是我們的底氣。劉國深也坦言,這段時間以來,兩岸關係確實碰到了政治上的困難和問題。他指出,兩岸雙方的問題本質上是中國代表權之爭的問題,更深層次地中國人走什麼道路的問題。道路問題這是一個很敏感的高階政治分歧問題,但這個問題爭論到現在,已經基本見分曉了,已到了收官階段。中國大陸發展成就已經證明,這樣的爭論就像NBA比賽已到了尾聲,大陸方面即使躺著看台灣當局打,台灣當局也打不贏了階段。當然,大陸方面不會這麼消極,一定還會積極進取了。雙方與其繼續作出爭鬥,不如創造一個比較緩和的環境,讓兩岸雙方共同發展,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往來。待到以後條件成熟了,我們再來解決兩岸內政外交空間分配問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辦法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劉國深指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是大陸方面強加給台灣方面的,台灣方面也以白紙黑字主動寫給大陸方面,民進黨也很難跳出這種法理性、制度性的規定。2016年5月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拐彎抹角”地做各種暗示,但又釋放各種矛盾的信息,一直無法“達陣”。既然如此,不如面對現實,在現有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上,擱置敏感爭議,這是有辦法可以做到的。比如馬英九執政的八年,我們基本上就是擱置了爭議。國共如此,共民之間也一樣有可能達成暫時擱置爭議的目標,關鍵在於他們有沒有誠意解釋問題。事實上,因此,在民進黨執政情況下,兩岸之間如何擱置爭議,創造更好的交流交往環境,這是需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的。衹有這樣,我們才會避免兩岸零和遊戲、走向衝突,甚至是戰爭,這個必須要高度重視,要有負責任的精神。同時,也需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去處理,這樣兩岸關係還是有可能柳暗花明,渡過目前的難關,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走得更加穩當。
今年是汪辜會談30周年,那麼當年的汪辜會談對於解決現在的兩岸分歧有何重要啟示意義?劉國深認為,汪辜會談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在於“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兩岸雙方為了兩岸人民的利益,可以相互包容對方,技巧性地處理暫時的分歧,讓兩岸的公權力部門為兩岸民間社會服務,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體面、安全、方便地讓兩岸老百姓低成本地生活在一起,在此過程中逐步拉近彼此認知的分歧,最終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雙贏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空間。比如,大陸方面提出,在兩岸事務性商談過程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具體涵義,這是非常務實的做法。兩岸還沒到政治談判階段,為什麼我們要把最難的問題擺出來,影響兩岸民間關係發展?他認為,我們之所以能放一放,是因為雙方都表達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的立場,因此很多事情是可以擱置的,過去兩岸關係的發展也證明了這是做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