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日本國內憂慮安倍或將邁向極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01:17:56


 

  小泉在2004年推行的結構性改革,是旨在提高市場的自由度與競爭力,並創造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環境。而安倍則正好相反,他嚴格依循國家資本主義的模式,強調政府的高度干預,這意味著個體及公司在經濟活動中的自由性將逐步喪失。在社會層面,安倍政府有著強烈的極權傾向,他們一方面推動“保密法”在國內通過,另一方面則通過修憲限制個人自由。

  西方政治中的保守主義,是強調經濟上的自由化,以及政治上的秩序及傳統。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和小泉,就是純粹意義上的保守主義者,提倡“小政府”及全能的市場,同時,他們參拜靖國神社以表示對於日本傳統秩序的遵循。而在美國,共和黨遵循著保守主義,而自由主義則被民主黨所採納,自由主義者強調政府的干預不可或缺,是因為如果經濟完全依賴市場,將導致失業率的不失衡,蕭條週期的紊亂,因而自由主義導向的政府,必須在政治和社會方面下功夫以保證最大的自由度。

  然而安倍政府,既不是保守主義也不是自由主義,我不禁想稱之為“極權主義”,儘管我過去很少批評安倍晉三,但是他們現在的多項舉措,已經危及到了人權。近期就有31位學者發表聯名信,抵制安倍頒佈的“保密法”。

  在日本社會,新聞界在過去表所現出的勇敢,也因為受到公開或隱秘的壓力,逐漸開始禁聲;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瑪莎•努斯鮑姆 (Martha C. Nussbaum)在其新作《告別功利:人文主義的憂思》中這樣寫道:“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反省能力的培養,對於民主制度的維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下,日本大學的經費更大比例地投向自然科學、工程以及醫學等理工學科,因為這些學科將更直接地作用於經濟增長,而對於人文及社會學科的忽視則變得越來越明顯。我認為,現在的日本,正開始偏離自由民主的軌道。

  在此,我想問一問日本人民的選擇:你們傾向於一個沒有經濟增長率的國家,還是一個沒有民主制度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