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列寧是盤旋在歐洲上空的幽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01:19:39


 
  損毀列寧雕像是蓄意破壞嗎?當然是。

  上周,哈爾科夫的一些居民在抵禦了一波“親歐盟示威者”的進攻後,在列寧像的周圍樹起路障,對於這些當地居民來說,他們既不是捍衛列寧的精神或形象,也不是借此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示好。回過頭看南斯拉夫,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分離出來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年輕人失業率高達57.9%,直逼希臘維持的60%,而新近加入歐盟的克羅地亞,則以52%位居歐洲第三。

  這就是那些拼了命想擺脫共產主義,渴望加入歐盟國家的現狀,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是歐盟新的成員國,而最近,俄羅斯石油公司打算接管克羅地亞INA石油公司和斯洛文尼亞第一大燃料集團Petrol,在那些從前南斯拉夫獨立出的國家中,以塞爾維亞為例,該國56%的石油產業都已被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控制。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提到:“那些只是最初偶然性出現的問題,經過不斷地重複,也就變得真實和具體存在,”應用到目前的形勢,可以理解為:在哈爾科夫自由廣場上被抹掉的列寧像,並不是一次偶然性事件,它預示著某個事件將會接踵而至;而南聯盟國家的轉型通通失敗(從“共產主義”到“民主”),預示著烏克蘭這一次的轉型也將毫無成果。

  目前烏克蘭人抗爭的不是“親歐”亦不是“親俄”,而是爭奪前蘇聯留下的遺產,這一點,連很多反抗者自己都沒意識到。75年前,托洛斯基(Leon Trotsky)曾如此描述烏克蘭:這是一個困惑的國家,因為他們不知道訴求是什麼,也不清楚國家的轉向應在何方,在這種仿徨下,自然能幫助那些最反動的派系得勢,他們通過表現對烏克蘭民族主義的擁護和支持虛構的獨立,將人民出賣給某個外國勢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