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東曉:台港青年的“佔領”互動增兩岸隔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4 00:36:25


  中評社三亞4月14日電(記者 楊犇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港澳事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東曉在三亞出席由全國台灣研究會舉辦的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時表示,台港青年在“佔領運動”中的互動從效果和影響來說都是負面的,刺激了青年的“民粹”思想,也增加了對國家主體的“離心力”。

  林東曉表示,台灣“太陽花學運”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這個單一議題,被鼓動起來的民意鋒芒直指馬英九當局,可謂“目標小、壓力大”。如此防線很難不被刺破,台、港青年的互動只是踩了一把油門。表面上看青年取得了“民主勝利”,但實質上暴力佔據議會重創台灣民主、杯葛服貿對台灣發展進程構成嚴重衝擊,沒有一人是贏家。

  他又指,香港“佔中”以非法的街頭運動挑戰中央政府的憲制權力,雙方在道義上、實力上均對比懸殊,決定了香港的“佔領運動”不可能取得台灣那樣直接而實際的效果。港、台青年的互動並未給這場運動增加多少政治能量,反而加劇了港人對內外勢力勾結在香港搞“顔色革命”的疑慮,引起了主流社會的反彈。

  林東曉認為,兩地青年在“佔領運動”的互動刺激了青年的“民粹”思想,其政治激情被極大調動,“民粹”取代理性分析,口號式的主張大行其道。同時也進一步推動抗爭手段的激進化,讓台、港社運“新世代”走向合流,香港政治生態或“台灣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