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平衡方面,安倍在國內積極游說,希望議會同意日本加入TPP。安倍試圖通過這一地區經濟組織來削弱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提升日本的影響力。安倍還積極鼓吹價值觀外交,在全球積極推進俯瞰地球儀外交,試圖平衡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安倍還不斷鞏固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加強與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國關係。7月4日,安倍在日本與湄公河區域國家首腦會議上表示,將在3年內對該地區的5個國家提供7500億日元(約合374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援助。強化與湄公河地區合作的背後是重建經濟與強化安保體制兩大“俯瞰地球儀外交”戰略。7月5日,一直為明治申遺爭吵的日韓最終達成共識,“明治工業革命遺產”順利獲世界遺產大會的批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日韓關係改善趨勢加強。
在防務合作方面,安倍的動作最大,除了繼續提升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之外,日本還首次與菲律賓舉行聯合軍演。7月5日,日本又參加美國與澳大利亞在澳舉行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日本還與印度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同時,日本與一些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軍火貿易關係出現強勁增長趨勢,日本試圖通過提升這些國家的軍力來平衡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
日本的這些內外平衡措施不僅在國內遭到批評,也引起中國的高度警覺。日本不止一次在多種外交場合公開表明,日本的平衡戰略旨在平衡中國在亞太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對此,中國均進行了強烈批評,並採取了反擊措施。
由此可見,日本平衡戰略對中日關係的破壞性作用日益顯現。基於此,日本也在採取一些接觸措施來維繫中日關係鬥而不破的現狀,不讓雙方的分歧演變成軍事衝突。近期,日本方面稱,日本希望與中國就啟動海上緊急聯絡機制達成協議,雙方就此進行磋商,這表明日本管控中日潛在軍事衝突的意願。
除此之外,中日首腦會談的召開,中日經濟部門官員的交流,中日一些政治組織的互訪,還有中日在環保等低政治領域的合作都顯示出接觸戰略的運行。只不過,這些接觸舉動經常被掩蓋在競爭的爭吵當中,無法對中日關係的緩和產生實質性作用,也無法改變安倍重平衡、輕接觸的對華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