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教材編纂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舉行(中評社 王永雪攝) |
謝大寧認為,文化基本課的教材是四書的選編,四書章句的本文加注釋。台灣的教科書採用一綱多本的方式,教育部只規定課綱,具體內容由民間出版社來制定。應該讓整個四書的教材能夠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經典裡的智慧真正轉化為學生生活經驗和自我反思的經驗。
台灣元培科技大學教授朱榮智對現編的文化課綱提出建議,他認為,現編的語文課綱太深、太雅、太雜、缺乏體系。應該讓課綱生活化、趣味化、資訊化,要緊跟時代背景。要考慮學生能接受什麼內容,賦古典古點以新意,把古人的智慧納入現在生活裡,截取需要的東西,並在生活中落實。
朱榮智表示,要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生活觀、學習觀、工作觀。弘揚中華文化,不是直接把古人的東西拿過來,文字只是一種工具。現代國家,沒有科技,一打就跨;而沒有文化,不打就跨。
朱榮智表示,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給予什麼,而是要考慮學生們需要什麼。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教授潘朝陽表示,在自己讀書的那個時代,台灣的論語道德教育相當成功,因為蔣介石對於中國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非常重視,也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台灣的基本教材不一定是儒家重要詩句,比較純粹,但這個課的精神在於老師,教師的教法對於課程效果至關重要。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黃麗生教授表示,中華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所以傳統文化的教授不一定僅限於儒家經典,此外,小學生的課本一定要編寫生動有圖畫,傳統文化也要與生活相連接,專門講國文會比較枯燥。橫向、縱向與其他學科連在一起,以及如何完成小學至高中連續,也是相關部門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