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經濟每月談:探討中國新型城鎮化與生態足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9 00:24:08


第七十四期“經濟每月談”昨日在京舉行(中评社 王永雪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家項目官員蔣南青認為,可持續城市發展原則是打造環境健康、有活力和可持續的城市。主要是制定長遠目標,實現長期的經濟和生活安全;認識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並保護和恢復;將社區生態足跡最小化;在發展、培養健康和可持續的城市中建設生態系統的特點;認識並建造城市的獨特性,包括人文和文化價值,歷史和自然系統;擴大和促使合作網絡;推動可持續生產和消費,通過使用合適的環境友好技術和有效的需求管理;基於負責,透明和好的治理的原則,不斷進行改進。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麗艶表示,我們強調綠色低碳發展,尤其是低碳發展,要用清潔、無碳的能源,能源的轉型對我們的挑戰更加嚴峻。她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碳市場,穩步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全國範圍內開展低碳試點,形式涵蓋城市、工業園區、社區等;配套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建立相應的標準、檢測、考核規範,逐漸形成國家線控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目標和政策;採取適當的財政、稅收、價格、金融政策和措施,以國家資金做引導,開展綠色融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為低碳產品、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提供優惠性政策;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治理,提高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能力;為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推動低碳生活模式。

  如何破解城鎮化發展進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是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亟須考慮的現實問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博士佟賀豐就此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走更加綠色的城鎮化道路,避免“鎖定效應”;創新財稅體制,拓展投資渠道增加綠色投資來源;對綠色建築建設和既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建設減少小汽車出行的多方式綠色交通體系;注重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加強土地的精細化管理;引導綠色消費,加強公眾參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煥波指出中國低碳城鎮化面臨的挑戰,中國的城鎮化較長時期內處於大規模、高速度階段,城鎮化水平區域差別較大,產業轉型升級尚處於初級階段,政府低碳治理水平尚待提高,居民低碳消費理念需要加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