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普京不會因馬航空難受嚴厲制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4 00:47:14


 
  作為受害者第二多的國家,馬來西亞在尋求結果方面更加有效率。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Najib Razak)迅速與反政府武裝分子領袖亞歷山大•博羅代(Alexander Borodai)進行談判,後者自稱是頓涅次克人民共和國總理。武裝分子用火車裝載著空難受害者屍體運至烏克蘭政府控制的哈爾科夫(Kharkiv),並移交了兩個黑匣子給馬來西亞代表團。而納吉布把博羅代稱為“閣下”也引起了一些爭議。這樣的方式比憤怒地和克里姆林宮通話更行之有效:政治領袖現在應該明白,普京並沒有完全地控制親俄武裝分子,儘管他向後者提供了資金和武器。

  其他有MH17空難者的國家反應的激烈程度則或多或少地與受害者的數量成正比。澳大利亞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了決議草案,並在本週一被一致通過。該草案要求烏克蘭交戰的雙方讓調查團的專家進入MH17墜毀現場,並保持現場完整。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要求歐洲諸國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有力的制裁”,但他沒有說明英國將願意做些什麼,而是呼籲法國停止運送兩艘載有直升機的軍艦給俄羅斯。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在空難中並沒有死難者,而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表示,第一艘Mistral軍艦將會依照原定計劃在10月份運至俄羅斯,第二艘的運送則要看對俄制裁的程度和力度。

  普京目前還沒有就本次空難承認任何過失,也可能會不負什麼代價就躲過這一劫。荷蘭和馬來西亞都並沒有足夠的政治勢力對俄實施嚴厲制裁。而其他國家受牽涉的程度可能還不足以集結勢力,採取行動。由於這種歪曲了的地緣偏見,MH17的墜毀不會終結烏克蘭東部的衝突。內戰還會持續下去,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將會更緊張,可能直到烏克蘭政府軍打敗武裝分子的時候,才會為這場動亂畫上一個句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