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上嘉賓入座(中評社 鄧冠英攝) |
此外,馮巍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反映了香港主流民意,為普選打開大門,使得香港民主發展歷程翻開嶄新一頁。馮巍表示,民主是社會文明的產物,但真正推動民主向前發展的,往往不是民主口號叫得最響的人。他以參與撰寫《“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的實踐》白皮書的強世功所言為例,認為國家在香港民主制度建設過程中,擔任積極且富有建設性的角色。
馮巍進一步梳理中央政府在香港普選問題上的貢獻。他指出,第一任行政長官由400人選出,第二任行政長官由800人選出,至第三任時,中央在具體產生辦法上已開綠燈,惜未能走完立法會第三步,而選出第四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已上升至1200人,“(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又為香港普選行政長官正式打開大門。”他亦指出,對於香港可否進行普選,內地與香港並非沒有不同意見,但中央重點考慮香港社會的主流意見,即廣大香港市民熱切希望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
馮巍還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2017年香港可普選,並對普選原則作出規範,有利於香港社會停止紛爭,形成共識,因此,他呼籲,港人應理性務實地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推動香港民主實質性發展。至於香港社會對提名委員會按照選舉委員會組成的爭議,馮巍表示,若能拋開固有的堅持,大多數人都會承認,選舉委員會的四大界別和38個界別分組,實際上是香港社會結構的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