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緬甸戰火燒近國境 中國如何保利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1 00:27:42


緬甸難民營資料圖
 

  前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及前國際危機集團(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研究員秦麗文(Qin Liwen,音譯)表示,克欽對中國而言,一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所在,一方面,與克欽保持特殊聯繫,能讓中國在和緬甸政府對話時有籌碼;但如果他們過於支持克欽人,當然也會陷入麻煩,所以平衡各方總是一個非常敏感而巧妙的遊戲。

  秦麗文所指的“麻煩”是,中國國有企業在緬甸東北部有大型的能源提煉項目。中國國有企業在該地區運營不少項目,主要是水電站大壩,但也有一對穿過克欽南邊,即撣邦的油氣管道,這離衝突地區不遠。這些項目大多都很脆弱,易被破壞。因此,北京必須在動蕩地區小心行事,以免惹起克欽獨立軍的攻擊。

  在緬甸上游投入36億美元的密松大壩項目,已經對北京在克欽的戰略產生了尤其強烈的衝擊。2011年,在克欽村民以及環保人士憤怒的反對之下,總統吳登盛擱置該項目,這在緬甸多年軍權統治中從未聽聞的妥協。

  對中國政策制定者而言,這是個分水嶺。大壩項目失敗告訴了北京,它不能再獨家代表緬甸本土的情緒。事實上,面對西方的新競爭,中國完全不能再在緬甸獨自行動了。緬甸被國際孤立時,北京是它唯一的支持者,或多或少能在該國隨心所欲,但這種想法突然間過時了。內比都的民主化及其投向西方的情況,讓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措手不及,北京忙於修改策略,非常重視美國在緬甸的一舉一動。中國很害怕其所言的克欽衝突“國際化”,即孫雲視為北京2013年在緬甸最重大的關切。這種擔憂源於中國根深蒂固的信念:美國尋求機會遏制中國。對中國而言,美國軍隊進駐危險的克欽邦,這是無法接受的場景。何況它已經從美國海軍在其東部海岸外的強勢存在中,感受到了被遏制。

  但中緬兩國關係已經開始好轉。在數年的動蕩和不穩定之後,雙方都開始重新調整對彼此的期望和政策。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11月訪問緬甸,內比都公開支持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述舉動均是雙方關係緩和的信號。因此,中國盡可能縮小了它在克欽的公開角色。華緬關係正走向新時代,中國不想打斷這個轉變。然而,衝突不會在短期內自行解決,且作為投資者,北京遲早要重新參與克欽邦的事務,無論它喜歡與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