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廖舜右語中評:習宋會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3 00:19:53


中興大學國政所是中台灣重要的國際研究重鎮。(中評社 林谷隆攝)
 
  廖舜右認為,國際民航組織與國際刑警組織,台灣的參與模式尚未形成慣例,屬於台灣希望獲取更大國際空間的作為。台灣以漸進方式參與這些國際組織,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努力與嘗試,即使遭遇挫折,也屬於可以理解與接受的範圍。

  廖舜右對中評社強調,今年如果因中國大陸因素,讓宋楚瑜無法代表台灣參加APEC領袖會議,無論國際與台灣輿論,都會將其解讀為中國大陸對台灣“從有到無”的壓制,畢竟台灣派遣領袖代表參加APEC已行之多年,今年如果中國大陸在缺乏大義名分下,以鴨子滑水方式杯葛台灣領袖代表出席,這會在本質上侵蝕台灣的自我存在感,使得大陸原本影響台灣政策走向的企圖逆轉為對台灣整體的羞辱。

  廖舜右說,“從無到有”到“從有到無”,本質不同,影響當然也不同,參與APEC是台灣國際存在感的最大支柱,領袖會議又是APEC最具象徵的會議機制。台灣,就美中互動而言,對中國大陸是關鍵利益。APEC,就兩岸關係而言,對台灣也是關鍵利益。

  中評社問:至於蔡政府希望藉由宋楚瑜出席APEC會議,讓兩岸在國際場合自然互動,是否能有機會實現?

  廖舜右評估,再如何樂觀,“宋習會”可能性依然是微乎其微,因為蔡政府在“國慶談話”也沒有釋放中國大陸所冀望的兩岸政策宣示。一個比較可能的情境是,宋楚瑜出席APEC年會,但兩岸毫無互動交集。不過宋楚瑜若出席APEC領袖會議,以他的外交資歷與選舉經驗,或許可能即席創造兩岸自然互動的場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