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蔡東杰。(中評社 林谷隆攝) |
蔡東杰分析,其次是美國新保守主義抬頭,特別是特朗普換上一批鷹派的官員,他們也會影響特朗普的政策。或許特朗普個人的主觀意識,是想要由經貿議題取代安全議題,可是在整個安全戰略沒有改變之前,在亞太地區操作安全議題還是一個選項。
蔡東杰告訴中評社,兩岸議題發展,雖然目前的緊張關係,不一樣是美國操作的結果,但是緊張的情勢,的確提供美國利用的可能性,這個對於局勢而言確實是個危險,因為半島緊張情勢當初也是美國刻意做出來的議題。
朝韓高峰會取得重大成果,韓國總統文在寅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27日下午簽署“板門店宣言”,商定停止一切敵對行為,共同爭取在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
蔡東杰表示,目前韓國僅擁有平時指揮權,戰時指揮權在美國,雖然文在寅設定在2020年前拿回戰時指揮權,但韓國與美國針對戰時指揮權的移交時間點尚無共識。因此,朝鮮的終戰宣言,事實上缺乏足夠的法律依據,僅能簽署具宣誓性的意向書。
而朝鮮半島非核化議題。蔡東杰認為,朝鮮最主要談判的對象為美國,此次會議可視為是五月份“川金會”前的暖身。半島議題,除朝鮮本身的挑釁之外,美國利用安全議題,提升美涉入亞太事務之正當性,國際關注特朗普上任後亞洲政策的轉變,而朝鮮半島的和平出現曙光也提供美國改變戰略本質的機會,有助於美國將從過去消耗性的安全戰轉變成經貿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