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是老人好騙了而是我們走遠了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17:24:02


  北京一位六旬患癌老人“想賺些錢留給孩子”,花上百萬元買收藏品,化療麻木得腳都沒法走路了,還要去收藏公司,想把手中的藏品換錢,始終未果。最後他含恨離世,“到死都沒咽下那口氣”。

  去年我市一個律師事務所做過一份調查,32.6%的老年人曾經遭遇過詐騙。層出不窮的新聞案例、身邊故事,更是加深了“老人好騙”的社會認知。老年群體被騙子“圍獵”,是年齡的問題嗎?

  生理層面的機能衰退或許對判斷力有所影響,但是你怎麼解釋准大學生徐玉玉被騙致死、清華大學教授被騙1800萬元,她們可都還是正當有為之年。

  老人也好,大學生也好,教授也好,被騙從來不是受害者的責任,而是犯罪者的過錯。尤其是近些年騙術升級迭代,連心理研究都成了上崗培訓課程。面對這些組織化、專業化的行騙者,個體的單打獨鬥怎是對手,更何況是空巢獨居的老人?

  不是老人好騙了,而是我們走遠了,給騙子留的空大了。

  親生兒女走遠了,“幹閨女”“幹兒子”自然有了噓寒問暖、挑撥離間的空間。每天8小時陪伴,陪看病幫做飯,聊家常說心事……老人當然信任、依賴他們,“等要賣貨的時候,他還好意思不買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