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 在海里“種珊瑚”,第一步需要用鐵釘將珊瑚樹底的錨錘入海底。把80厘米長、1.8厘米粗的鐵釘打入海底,在陸地上算不上複雜的操作,但到了海底,在壓力和浮力的干擾下絕不輕鬆,不僅需要技術嫻熟,更需要超強的體力。
這件事,黃輝和她的團隊已經做了十幾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會長,拯救、恢復珊瑚是她為之努力始終的事業。
6月8日是第十三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關注點投向了珊瑚和珊瑚礁。
在黃輝看來,對珊瑚和珊瑚礁的重視,已經是非做不可的事,因為“珊瑚礁衰退嚴重,生物資源枯竭”是不爭的事實。
珊瑚礁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海底花園”,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的覆蓋面積,為近30%的海洋魚類提供了生活的家園。
黃輝強調,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在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減災、降低溫室效應與支撐休閑旅遊及相關產業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況且,在長達2.5億年間,珊瑚始終是一道美麗的海底風景線。但近二三十年來,珊瑚的白化、死亡已經是全球性問題。
“活的造礁石珊瑚的覆蓋率是表征珊瑚礁生存狀態的重要指征,就像在陸地上說森林覆蓋率一樣。”黃輝說,我國珊瑚礁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珊瑚礁資源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華南大陸沿岸、台灣島和海南島沿岸以及南海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中國擁有很高的造礁石珊瑚物種多樣性,一共記錄造礁石珊瑚物種445種,其中南沙群島的造礁石珊瑚物種多樣性最高,擁有386種。”黃輝說,它們不只構成南海的生態系統,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