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志良受訪全文:我為何跳出來參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3 00:06:31


楊志良向中評社推介他的著作。左為台灣中評社總編輯林淑玲。(中評社攝)
 
  老百姓沒有錯,如果有錯,是政府錯,是教育錯,民眾是無辜的,一個政府應該是讓老百姓的努力得到適當的回饋,經濟就會發展,世界銀行1993年給世界各國政府的忠告是,第一要對民眾提供好的教育,普及教育,第二要給民眾健康服務,健康了學到本事,尊重社會規範,經濟就會好,台灣以前成功就是這個樣子。 

  談到去過大陸的經驗,如果要選陸委會主委,我是最合格的,今年就去過兩、三次了,大陸的衛生界與醫保界大概很少人不認得我,大陸衛生部辦了一個班講習,我是首席老師,一些部長、司長都是老朋友。 

  我去過大陸應該有80次以上了,都是健保、醫院管理、社會保險等領域,受到邀請,提供意見,從1993年鎮江、九江試點時,就去了,千島湖事件後兩岸卡住了,我是第一批人被邀請去交流的,因為交流最能夠開始的領域是醫藥衛生,到了北京釣魚台賓館,吃了一頓飯,所以我是知陸派。 

  從東北哈爾濱,到西南雲南大理、西北新疆烏魯木齊等,我都去過了,黃山就去了四、五次了,如果北京故宮硬要我去的話,還要倒貼我200元才要去,因為擠死人了,我不要去。 

  對於大陸醫保經驗的觀察,最大的成就是每一個人最起碼有一個基本的保險,包括農村合作醫療,不過嚴重的是,沒有醫療網計劃,大陸叫做區域醫療規劃,完全沒有落實,大陸的醫院愈蓋愈大,其他的醫院全部就垮了。在台灣,如果大醫院要加500床,那要加多少醫生與護士,其他偏遠的醫院就沒有了,因為資源有限,人才全部被吸光了,但是在台灣,醫療網是做成了。 

  另外,大陸的人才水準參差不齊,住院醫師計劃要去完成,要做好人力培訓,人員不流動也缺少競爭,不過,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比較好的,可以慢慢去演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