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熱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轉型與特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8 00:16:20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尹繼武
 
  張清敏:外交手段應在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首先強調了中國外交政策的延續性。他認為,中國領導人並不會放棄“韜光養晦”的戰略,只是不會再去過多強調這一點。另一方面,中國外交正在逐步國際化,和其他國家在外交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共同之處。中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組織,也更加積極地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張清敏認為,中國外交的特色是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了。這既是中國外交的基礎,同時也是中國外交的目標。2014年12月1日,《人民日報》在論述貫徹落實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的社論中強調,“中國外交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我國對外工作來說,這是管根本的一條。中國外交不僅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服務,也要為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安全服務。”

  張清敏同時強調,外交手段應該在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作為一個崛起大國,應該更加強調外交手段,而不是強調實力。中國人常說的“弱國無外交”,但實際上,強國反而沒有外交,小國、弱國更需要外交。例如美國過多地使用其硬實力,而很少使用和平手段,因此在軍事上碰壁。較經濟、軍事手段而言,中國應該更強調外交手段在國家戰略中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